为进一步提升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服务水平,增强全科医生服务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4月7日,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新思维主题沙龙”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会议室成功举办。广州市卫健委科教处副处长汪求知,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人资环副主任、广东省医养融合组委会主委、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社区中心主任分会主委、原广州市龙凤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世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全科主任陈德雄,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周志昭,海珠区南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戎昕,天河区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范育玲,黄埔区穗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皓,荔湾区逢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范丽君,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美婷,荔湾区白鹤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嘉盈等参加了会议,围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共同探讨AI新形势背景下,基层卫生机构如何拓展健康新思维、健康管理如何落地、健康生活方式如何开展等议题,为基层医疗体系注入新的创新活动与动力。
汪求知副处长为本次活动致辞。在致辞中提到,在当今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提升公民的健康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汪求知副处长强调,我们要从“关注健康、投资健康、享受健康”这三个层面来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首先,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向居民科普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了解和关注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其次,要引导居民建立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包括营养膳食、适量运动等方面;第三,要传授基本的健康技能及具备标准化的健康管理标准体系等,全力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汪求知副处长说,今天会议的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大家共聚一堂探讨健康产业发展,汇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将新思维、新理念、新举措交汇融通,共同研究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创新路径,为人们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期间,李振清会长作了题为《健康中国 幸福广东 打造社区医养融合示范区暨五法平衡百岁工程孵化基地》专题演讲。李振清会长表示,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行动方案》,落实“百千万工程”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守正创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大医院要实现差异化发展,以创新的服务理念,以病前、病后为中心,病中与大医院对接为患者提供绿色就医通道服务。按照医养融合百岁工程规划布局,依托五法平衡主动健康管理体系,围绕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高血脂、肥胖症、肠道疾病、睡眠障碍等人们常见五高慢性病,定期组织开展社区健康科普教育以及义诊等活动,结合“医养疗法、药膳疗法、热能疗法、物理疗法、静动疗法”五大疗法,重点开展病前干预、病后康复服务,一边使用药物进行调理、一边使用药食同源进行干预,形成集无病养生、病前预防、病中诊治、病后康复、长寿养性于一体的全周期、全过程健康服务,全方位保障居民健康。
当下,AI的发展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狂飙”,在医疗领域亦是如此,特别在广州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AI中医体质辨识仪、AI认知早筛系统、AI慢性病管理系统已陆续投入使用,用于快速筛选和辅助诊断。会议期间,与会人员针对“健康新思维”的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AI技术的应用现状,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一步的健康服务工作提出重要建议。
会上,天河区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范育玲主任作了《人工智能激发基层卫生新活力 》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AI在基层卫生社区中心的应用。
对此,李振清会长提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往往面临人才不足、医生队伍不稳定、资源供给有限等问题,难以完全满足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AI+医疗”的应用,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带来了更多可能。AI最明显的功能就是主动就医,现在人们是被动就医。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联动发展,要积极倡议AI主动健康。李振清会长表示当前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与广东药科大学策划举办“绿医康护师”培训项目,绿医康护师通过AI中医健康评估系统,为每个人建立一个系统、一个长久的健康档案,并为人们提供“病前+病中+病后+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全方位服务,实现AI中医与医养融合主动健康纵深发展。绿医康护师是每位家庭的健康导师,服务家庭医生、实现一对多健康管理。建议每个社区成立不同的课题组,把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人们健康服务水平,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
与会人员通过深入的研究讨论,达成共识,为社区卫生中心下一步健康服务工作指明重要方向。汪求知副处长总结了本次会议。汪求知副处长说,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造成一定的影响,AI是未来产物,AI应该成为提升个人能力的助手,而不应该成为依赖的工具。我们要树立健康新思维、构建健康新体系、打造服务新模式,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做好健康管理工作,把重心放在健康预防上,从家庭健康管理入手,持续增进社区人们的健康福祉。
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