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微公号:在日寻唐2
如果,我只说如果。
如果你家邻居,总盼着你家出点事,或者隔三差五就散播一波,你家将要出事的传闻…
你作何感想?试想邻居又出于何种心态?
日本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全世界都知道。但是比日本人还关心日本灾难的是国人,比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灾难更积极的,也是国内媒体。
正是由于日本的多灾多难,所以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居安思危的国民性。无论建筑施工、交通法规、学前教育等,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安全,是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在此不多介绍细节,我曾写过几篇相关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下标题查看:
1、《日本如何防范安全事故?从我家门前水道施工说起》
2、《记录我在日本考取驾照:从“技术流”到“意识流”的转变》
3、《日本的学前教育(2):引导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单说一下日本的幼儿园,从小开始,就普及地震、火灾、海啸等防灾知识,并定期配有专门的演练课程,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逃生训练。
珍珠所在的幼儿园,自上学第一天就发了预防地震的应急用品,每人一份。我也询问过她,如果发生地震该怎么办?
一、二、三步… 她说得比我都专业,这种幼年的启蒙,是潜移默化,并形成伴随一生的意识。
幼儿园发的,平时是坐垫
地震时可以紧急避险戴在头上,一面写地址,一面写名字
为何说防震和防灾的意识,在日本人的潜意识里是根深蒂固的?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
由于最近在筹备开店事宜,需要按尺寸订制一张桌子。而日本的人工又超贵,为了节约成本,索性我和朋友就动手打了一张。
也是不惜血本,买得最好木材,为了一牢永固,钉了很多支架固定,中间承重位置还多打了一条腿。
这张五条腿的桌子,尺寸也不高,按我的理解已经算做到万无一失了吧!亲自测试一下,我跳上跳下都纹丝不动,牢固性是相当好。
尽管如此,我信心满满着,将桌子实物展现给略懂木工的日本朋友查看,并询问他:质量如何?
DIY制作 5条腿的桌子,自认为牢不可破了
他看后回答:承重没有问题,也很牢固。如果两侧再斜着钉两个杠,就更牢固了,这样抗震。
当时听他说完,我都震惊了。一个已经明明这么牢固的桌子,他也能联想起地震来。除了人对地震的防范意识,一个业余的木工,竟然连器物也要和防震强行关联起来。我觉得,这不是出自他的职业素养,而是从小养成的一种潜意识,是对地震等灾难,本能想到如何预防的一种牢固观念。这种观念,根治在他心中,比我打造的这张五条腿桌子还牢固,人家想到的是,还得钉出来三角支架。
大阪市某区儿童活动中心内 防范海啸的标识
再看上图,这是我昨天陪珍珠去某区儿童中心看了一场好莱坞电影。一进大厅,就看到了这幅悬挂正中的巨幅标识,清晰写着当地海拔多少。
日本建筑都是抗震的功能,所以地震不用过于担心,可怕的是震后的海啸。这里就清晰标明了,海啸预计淹没的位置,应该在什么高度避险。
大阪在临海区域内,各地都预备了应对海啸的应急避难场所。哪怕是租房时,签完租赁合同,中介也会附带一本应急避险资料,事先会向新入住的租客讲解清楚,如何应对灾难发生,哪里是避难场所等。这些注意事项的提前告知,是房产从业者的职责和义务。
外人和外媒,只看到了日本的多灾多难,看不到日本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灾难,花费了多少心血去做应急和预防措施。关于“南海海槽可能发生特大地震灾难的预测信息”,本是日本媒体拿来发布,其本意是出于提醒国人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的作用。
朋友发我的新闻信息 好紧张的感觉
现场答疑
而这种信息,经国内某些媒体一转载,并且隔一段时间,必会拿出来重新煞有其事的报道一遍,就像南海海槽大地震真发生了一样,搞得国人看客也跟着人心惶惶。
其实我们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可以报道的新闻事件实在太多了,完全没必要盯着国外仅是预测而未知的信息不放。实难让人相信,这份反复制造紧张氛围的播报,是出于对隔海邻国的关切,是出于心系苍生的善意。
各位观众,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也多关心一下身边人和身边事。海子说得对,要关心粮食和蔬菜,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心向阳光,才能脱离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