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单位在南京秦淮河西,但住在城东,朋友们则大都安家在河西。

和同事、朋友小聚,常常扯淡或掼蛋到地铁最后一班,到站有时已是0点之后。洗洗睡之前,必定要看一遍朋友圈,不然总担心错过什么。这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仪式。

0点后的朋友圈,绝大多数归于沉寂,所以我很快注意到一个例外。它的主人是一位心血管内科医生。每次手术结束,走出医院大门时,他习惯性地拍一张医院大楼的夜景,发圈。别的配图,还包括医生护士专注救治病人,天书一样的心脏血管造影图,也有“续命”的咖啡……

除了0点左右下班,他的手术更多在凌晨两三点钟到5点多结束,我在早上七八点醒来时才会看到。今年1月1日05:54他发的那句“早安”,就令我一阵惊奇:怎么起得这么早?后来发现,他是刚刚走出手术室。

太辛苦了,这是“以命换命”啊。三四年前,我第一次联系他,试图做一期有关医生的报道。他爽快答应,不过手术一场接着一场,最后还是爽约了。

又一个半夜时分,我又一次看到他的朋友圈更新。我忽发奇想,如果每天“连连看”他的朋友圈,不就是最忠实的记录,最真实的故事么?


派生万物AI生成

去除常规的“打卡”,我摘抄了几条印象深刻的(均已获得本人授权):

2024年12月31日 20:20:还有十五个病人没有做,妥妥的在医院跨年了,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2025年1月22日 23:31:常规打卡,这个时间还来手术的病人,不重不会来,今天做个了全套ROTA,IVL,CTO,IABP加全麻,齐了,一年忙到头

2月13日 02:43:工作继续,节日快乐

2月19日 01:12:从早到晚,咖啡换红牛,三十个病人,还有七个了,速度

2月20日 01:58:比昨天早一小时

2月26日 20:18:病人太多,一页排不下,手术继续中

3月19日 02:32:打卡,常规,还有还在继续辛苦工作的同事们

3月26日 02:32: 工作进行中,期待假期

4月11日 23:55:居然有一天可以十二点前结束手术,幸福啊

我的朋友圈里,多是任务式转发,唯独他的深夜打卡,是个另类的存在。虽然通常只有寥寥数语,却常常让人脑补出一个个感人也让人揪心的场景。

我们总习惯在生活里寻找深刻的哲理与宏大的叙事,却容易忘了那些藏在0点后朋友圈里的琐碎日常。

心血管内科医生朋友的动态,如点点星光,照亮了很多生命的至暗时刻。这一份坚守,在时间的长河里或许只是平淡无奇的水滴,却又是振聋发聩的生命礼赞。它让人知晓,我们的岁月静好背后,总有人在漫漫长夜里负重,在黎明的曙光中托举。

我的这位医生朋友是一名主任医师,从事心脏病介入治疗20年。他的名字和微信名中都有一个“松”字,也人如其名,二十载如一棵劲松扎根手术台,用导管在心脏褶皱处写下无声誓言。

看到他最新那条朋友圈,那句“幸福啊”让我心头一酸。原来医者的幸福时刻,是手术灯熄灭的瞬间,是监护仪波形归于平稳的刹那,是终于能在0点之前对这座城市道一声——晚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