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观止——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故事!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大梦观止”关注,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有温度、有意思的内容。

在方寸之地与裂痕共舞


作者:大梦君
编辑:大梦君

我们总是渴望着爱与被爱,也总在不停的追问,爱是什么?

有的人幸运,年纪轻轻就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于是期望天长地久;

有的人不幸,半生都没明白什么是爱,更不要说遇见。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造神的运动,而神却不住在人间。

01

爱的年轮

关于爱,毕啸南在《一生何求》中是这样写的:

二十几岁的爱,是轰轰烈烈,不管不顾的,是常常把生生死死挂在嘴边的,是心失了全部的血,结成一道道疤,往后再把这些伤疤活活撕开也都无怨无悔的。

三十几岁的爱,却是瞻前顾后,如履薄冰的。

人活了那么些年,心上全是被岁月扎下的针眼,都是懂得疼的。

生怕多了一句,或少了一步,伤了对方,更怕伤着自己。三十几岁的爱,戏是往小处演,日子也是往小处过的。

什么是天长地久,过好了眼前就是长长久久。

年轻时的爱是理想化的,是浪漫的.

此时的爱情如同烈火,带着自我献祭般的冲动,甘愿承受剧烈的情感消耗,甚至享受撕裂伤疤的痛苦。

人到中年,三十好几,这个时候的爱是瞻前顾后的,如履薄冰的。

此时的情感褪去壮烈,转而强调对彼此脆弱性的共情。

既害怕伤害对方,更害怕重蹈覆辙伤及自身,成年人情感是理性与感性的微妙平衡。


02

偶然生根,倔强成树

你若问我爱到底是什么,抱歉我也没法给你准确的答案。它就像“命运”一样,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就像《一生何求》封面上的那颗野桃树,毕啸南说:

它本是一颗弃果,因一只鸦鹊衔到一处泥土肥沃的院子里得以生长,又凭着生命的本能与无限努力,长成了一棵开花结果的树。

母亲的一念之仁是它的运气,它运起了,却不知止,不知万物的命格都已早早注定。

它如果窥得“天道”,不去无节制地生长,或许也不至于最后一朝命殒、悲情落幕。

但有时我又想,那棵野桃树,或许并不后悔它的选择,它虽是一颗野果,却并不甘心辈子困于一隅。

那么它若是一棵结满了肥大鲜美的果子的树呢?命运是否便会就此不同?

人如此树,我们又何尝不是命运随手丢下的种子。

因父母的养育得以生长,借时代的春风舒展枝叶。有人生在雕花瓷盆里受着甘露滋养,有人扎根在断壁残垣间咀嚼风霜。

我们总以为努力能凿穿命运的岩层,像那棵野桃树般拼了命地抽枝。

在逼仄的巷道里踮脚触碰阳光,在钢筋森林中倔强地开出一朵绯红,把根系扎进每一寸能汲取养分的土壤。

可命运的罗网早被星子钉在天穹之上。那些触碰到云端的枝条终会迎来利斧,那些探出墙外的根系注定要被斩断。

若我们早早学会在方寸之间蜷缩,像盆景般长出规矩的弧度,或许能在窗台前安稳终老。

所谓逆天改命,或许是人活着,就要在不可能里相信一点可能。


03

在罗网下做一粒开花的种子

爱如野桃,生来便带着被命运抛掷的偶然。有人于温室中静候花期,有人于断垣间与风霜角力。

年轻时,我们以热血浇灌誓言,将心口的疤视为勋章;

中年时,却在方寸之地学会了与裂痕共舞,以沉默丈量温柔的边界。

或许命运早已写就结局,如那棵触云的枝终遇利斧,探墙的根难逃斩断。

但《一生何求》告诉我们:真正的“逆天改命”,并非挣脱罗网,而是在罗网之下,仍敢做一粒不甘蜷缩的种子。

哪怕生在逼仄的缝隙,也要用根系攥紧每一粒泥土,用绯红的花瓣亲吻每一缕漏下的光。

毕竟,人间没有神,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像个信徒:

信爱如信春风过境,信命如信野桃落籽。

即便此生注定成不了参天巨木,至少能活成一棵认真开过花的树。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

识别二维码,关注大梦


重要提示

微信公众号最新改版,如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公众号的推送。两步加星标的方法如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