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持续跨越三个世纪的商业神话正在瓦解。

公开报道显示,2024年9月,全美第二大钻石商WD正式宣告破产,其债务总额高达2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行业龙头戴比尔斯在年度首场拍卖会主动下调原钻价格,部分高端品类降幅突破25%。



长久以来,戴比尔斯凭借“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一经典营销语,成功将钻石与爱情神话深度绑定,使其在消费者心中占据崇高地位,而高品质钻石动辄上亿元的天价成交,更是屡屡在拍卖会上掀起热潮。

这场席卷全球钻石产业的震荡,竟与中国中部一座县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1 疯狂垄断,营销神话捞金全球130年

矿产资源的价值规律在钻石领域被彻底改写。

1870年南非钻石矿脉的发现,开启了西方财团精心设计的资源垄断游戏。戴比尔斯联合资本集团迅速掌控矿区,配备武装安保的露天矿场昼夜运作,连飞鸟都难以接近散落矿区的璀璨晶体。



通过系统性收购全球99%的钻石矿源,这些商业巨头成功制造出"人为稀缺"的市场假象。

当资源垄断达到极致时,一场堪称完美的营销“革命”随之展开——将碳元素晶体与人类永恒的情感需求相绑定。英国皇室婚礼上的钻石王冠、玛丽莲·梦露在《绅士爱美人》中的经典咏叹,共同构筑起"钻石=永恒爱情"的消费认知。这场持续130年的商业神话,每年为垄断集团创造着数以千亿计的财富。



02 钻石巨商败走河南,中国制造改变钻石格局

然而,这场精心编织的百年神话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了解,钻石本质上是碳的一种结晶形态,与铅笔芯中的石墨成分相同,而且全球范围内已探明的钻石储量高达25亿克拉,实际根本称不上稀有

当西方巨头仍沉醉于营销童话时,中国科学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启实验室钻石培育的攻坚战役。此时的河南省柘城县在这场科技突围中扮演关键角色。历经三十年技术迭代,这座中原小城不仅实现钻石属性完全对标天然矿产,更在晶体净度等关键指标上实现超越。

最新数据显示,柘城钻石的年产能已突破400万克拉,占据全球培育钻石总产量的44.4%,"世界钻石之都"的称号实至名归。这一成就彻底击碎了西方所宣扬的钻石稀缺性谎言,同时也为国产品牌的崛起开辟了全新道路,催生了诸如“柘光ZG DIAMOND” 等一系列高质量的国产真钻品牌。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更是在近日发表的文章中称,“中国发生的变化正在迅速重塑全球市场。"



这场技术“革命”正催生着全新的消费图景。广州消费者吴先生在柘光京东旗舰店购入5克拉培育钻戒时感慨:"我定制的这枚钻戒价格不到6w,就得到了D色VVS净度的顶级品质,大概是之前我了解过的海瑞温斯顿1克拉裸钻的三折价格!"

“在和柘光专属顾问交流时,他们总能基于我提出的需求,给出既专业又合理的修改意见,整个沟通过程轻松顺畅,要是还有机会,我肯定还会再次选择他们。不管是自己佩戴,还是作为礼物送人,都特别有档次。”吴先生补充说道。

柘光品牌总负责人表示,当下消费观念正发生转变,仅依靠单一营销元素来吸引消费者的策略已难以为继。除了传统钻石外,如今消费者对钻石的新奇玩法有了更多期待。



“因此目前柘光提供的‘DNA纪念钻石’(即将如毛发等含有DNA印记的专属元素,融入钻石培育过程中制成)、‘大克拉’及彩钻定制服务成为消费者的热门需求。”公开数据显示,其京东旗舰店上线首月即创百万销售额,全店成交仅次于知名奢侈品大牌,且超90%的销售额来自国内核心城市的高净值客户群体 。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培育钻石技术的重大突破,让中国实现了钻石供应的自主保障,西方妄图通过高价进口钻石来控制中国的幻想只能破灭!

03 国产真钻稳定之路,未来可期

当中国技术撕破西方钻石百年“画皮”,培育钻石很快抢占市场份额。

依据权威珠宝研究机构Tenoris所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培育钻石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已逼近50%。预测显示,到2030年,培育钻石在全球市场的价值规模将攀升至214亿美元,凸显出极为可观的发展前景。



在此情形下,那些被分走市场份额的西方行业巨头们只能气急败坏地叫嚷:“是中国打破了既定规则。”

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以往依赖天价营销策略以及品牌溢价所形成的影响力,正日益式微。随着消费者对钻石真实价值的认知不断深化,以往虚高的价格泡沫正被逐步戳破,钻石自身的品质与价值已然成为品牌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考量因素。

当前,钻石市场正逐步迈向理性发展轨道,未来中国钻石产业极有可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