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结同心,携手共筑中国梦。4月19日至20日,在这个万物并秀的时节,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省教育厅、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云南省委员会主办,昆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协办,昆明润城学校承办的全省中小学首届“石榴红”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在昆明润城学校举行。这场以“石榴花开结同心,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想盛宴,汇聚了来自全省16个州市28所学校的146名优秀选手。



本次比赛作为云南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的教育实践,通过搭建交流平台、推广经验做法,实现全省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互观互学,引导学生了解民族融合历史,营造向榜样学习的良好氛围,形成共有精神家园、共同价值取向。



从家乡发展演变的前世今生,到好人好事的宣扬赞颂;从红色热土铺就初心画卷,到发展沃土勇担时代使命......参赛选手们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观等为主题,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竞技,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谱写了一曲各民族师生心手相连、共赴复兴的动人乐章。



观看现场比赛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演讲比赛不仅是一次语言艺术的竞技,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它昭示着:在云岭大地的校园里,在新时代青少年的心田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4月20日上午,大赛闭幕并举行了颁奖仪式,本次演讲比赛通过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的比赛角逐出一等奖29人,二等奖44人,三等奖72人。





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相关领导在颁奖仪式上表示,举办本次演讲比赛,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举措。参赛同学紧紧围绕主题,用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个人成长、学习生活中的体现,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展现了新时代各族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实情感。



“‘石榴红’杯,是一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青春盛会。每一位同学的演讲,都是一堂生动的‘铸牢’课,让我们懂得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意:它不是书本上的名词,而是云岭山间的互助,是课桌前的分享,是心与心的相连。掌声即将落下,但‘石榴红’的故事永不散场。”昆明润城学校党委书记强浙华在闭幕式上说,赛场上,同学们用真挚的声音,诉说云岭大地的团结故事:昭通苹果产业的兴旺,展现共同富裕的拼搏;鲁甸地震志愿者的经历,诠释危难中的互助;盈江红石榴警务背包的事迹,彰显基层服务的温暖;富宁坡芽歌书的传承,诉说民族文化的交融;普洱地区民族团结誓词碑,承载坚定信念;瑞丽卡南村的禁毒斗争,展现守护家园的勇气;昭通彝良罗炳辉将军的事迹,诉说革命先辈的担当;从人字桥到高铁的故事,勾勒民族奋进的壮阔征程。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在云岭大地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脉相连从未中断,“谁也离不开谁”的团结信念代代传承。







据了解,昆明润城学校作为首批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一直将“铸牢”融入教育全过程。学校紧跟时代,从多元并存走向中华民族一体。教室里,民族扎染与AI编程同样闪耀;长廊中,民族纹样与量子卫星模型交相辉映;研学路上,西南联大旧址的宣誓与民族村的火把同样炽热。学校在“铸牢”工作中创新实施“一二三四”工作法,即营造一个浸润式育人氛围,实现师生认知与实践能力两个提升,突出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课内与课外三个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文化体验、研学实践、志愿行动四项活动。形成了“校园即家园”的育人磁场,全体教职工同心参与,让“铸牢”教育既有深度、更有温度。学校也将以此次比赛为新的起点,锚定更高目标 ,深化“铸牢”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体系、注入校园文化、厚植精神基因,培育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

来源:民族时报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高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