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次摩旅我是很想多拍些野生动物的,可惜自动化弄人,无论318、216还是219国道,遇见最多的都是藏野驴,其次是一些并不算稀奇的猛禽和鸟类。好在从西藏前往新疆,穿越阿里地区的时候,总算拍到了心心念的藏羚羊。有趣的是还分两次,先在马攸木拉山下邂逅一群迁徙中的雌性藏羚羊,然后在四五天后,于相隔700多公里的龙木措发现几只头顶长角的雄性藏羚羊。





我在“征服”最高海拔5211米的马攸木拉山时,运气还算不错,虽然一度被雨云追赶,最后却成功摆脱了它们的纠缠。而就是在这两百多公里的无人区里,几百米开外的山腰上,两队藏羚羊一上一下正缓缓前行(当然,因为它们都是雌的,像我这个“半吊子”光凭其外观其实很难百分百确定,故也有可能是某种黄羊),当即引起了我的注意。





因为这些母羊的警惕性很高,在发现路边有陌生人出现后,队伍就开始规矩起来,还明显加快了远离公路的脚步。目测这些羚羊大部分都已成年,队伍后面偶尔会有体格小一点被拉开距离。但和我们人类的正规团队出行一样,也有比较强壮的羚羊殿后,负责让这些腿脚慢些的小羊跟上大部队,远远望去倒也有趣。





四天后路过龙木措时雨雪交加,在它前面的荒原上终于看见了帅气的雄性藏羚羊。不过虽然都顶着标志性的羊角,胆子却一样很小。看到我在路边拍照,就纷纷调头往远处渐行渐远。竟然拿屁股对着路人,真是一点也不懂礼貌啊!





参考相关资料,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乌兰乌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阳湖等地。它们分娩时都会选择和偏爱坡度平缓、放牧牲畜密度适中和低海拔的平原草地。每年四月底,公母羚开始分群而居,未满一岁的公仔也会和母羚羊分开,到五、六月,母羊与它的雌仔迁徙前往产羔地产仔,然后母羚又率幼仔原路返回,完成一次迁徙过程。





由于雌性藏羚羊和雄性藏羚羊的活动模式不同,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们的雌性后代每年会从冬季交配地到夏季产羔地迁徙。年轻的雄性藏羚羊则会离开它们的“妈妈”,同其它年轻或成年雄性藏羚聚到一起,直至最终形成一个混合的群落。





其实回忆之前看过的电影《可可西里》和小说《狼图腾》,现实中,至少我拍到的这些藏羚羊的颜值似乎都“不在线”,可能它们都刚经历了生育、迁徙的“舟车劳顿”吧,所以看上去比较“狼狈”,反正我个人并不满意。





而事实上,现在的藏羚羊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经过多年保护,数量已经大大提升,大家只要过来自驾游,大概率都是能遇见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