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利用“网络交友平台”引流
至虚假刷单平台、博彩平台
“做任务”类诈骗高发
一旦落入陷阱
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
交友+刷单=连环套+计中计
案情简介
近期,我市连续发生多起以“同城交友”为诱饵、实则实施刷单诈骗的案件。
市民季某(化名)在手机上浏览不良网站时,看到一条弹出的“男性保健品药物”的广告链接,于是其点击广告进入跳转到某APP内,接着在里面注册账号和绑定银行卡号。其在该APP内浏览不良视频时,“导购员”主动发来了一些不良视频以及展示某些特效相关“药品”,季某点击链接与“客服”聊了起来,表示想购买此药物,但对方称该药物在海外发货,需要先购买3次物流码,开通物流码后返还相关费用。
于是季某先向对方转账2笔购买物流码的费用,对方“操作”后均将费用返还给了季某。但在第3次转账时,对方称季某操作失误导致账户被冻结,需重新购买订单来解冻账户。
季某听信对方,继续联系“客服”创建订单向对方转账,在转账第三笔时,对方又称季某操作失误,需要其再去完成转账补单任务。一番转账刷单流程操作下来,对方还继续以各种操作失误为由,要求季某反复进行充值转账垫付单,直到季某卡里没钱进行扫码充值转账后,方才意识到被骗,共计被骗445808.38元。
诈骗手法分析
1.虚假广告引流:发布虚假信息,骗子利用短信、网络平台和交友软件等发送虚假不良链接、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等待受害人点击。
2.虚假任务洗脑:冒充“物流/财务专员”,以“开通免检通道”“激活账户”为由,要求完成“商家任务”(实为刷单)。
3.诱导刷单:以完成任务即可购买“药品”为名,诱导受害人“刷单”。随后开始传统的刷单套路,先以小额返利取信于受害人,诱使受害人加大金钱投入。
4.不断要求转账:受害人放开手脚刷大单后,诈骗分子立即抓住受害人不舍得“沉没成本”的心理,以“系统故障、数据错误、操作失误”等借口,欺骗受害人继续投入金钱,等受害人发现其账户里充值的钱根本无法提现,并意识到被骗时,骗子便卷款跑路。
诈骗升级特征
“合法平台”掩护:利用淘宝、携程等真实购物平台,通过他人账号隐藏资金流向。
“物流话术”伪装:以“海关扣查”“订单激活”等话术,掩盖诈骗本质。
“物理隔离”销赃:要求卸载APP、删除账单,并通过荒郊野外藏匿现金逃避追踪。
警方提醒
(一)在购买药品时,需要在正规药店、正规电商平台的药品旗舰店购买。不要通过非正规途径购买和服用各种“特效药”。同时要多方查证和咨询专业人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刷单返利诈骗形式多样,引流手段层出不穷,要记住凡是需要垫资转账的刷单都是诈骗!
(三)牢记“两不”原则: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陌生APP;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不泄露验证码;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或全国反诈专线9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