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世界的玩家沉浸在《黑神话:悟空》炫酷的游戏画面与精彩的游戏剧本之时,大多数的玩家可能无法想象,30年前,中国最早的武侠网络游戏北大侠客行竟然是一款纯文字的游戏。它没有画面,也不用鼠标、手柄,游戏中前进、后退、攻击、交谈等行为都需要玩家通过键盘,敲代码方式来进行,屏幕上呈现出的不是画面而是一行行文字和简易符号。
实际上,这款始终免费的文字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仍在运营更新,每天在线玩家超600名,它也成为了国内运营时间最久的网络游戏。在如今3A游戏的大潮中,这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纯文字网游究竟有何魔力?它又讲述了怎么样的“武侠梦”?
诞生
服务器最早架在北大物理楼里
1994年4月20日凌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机房里,随着中美人员之间电子邮件的互通,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中国的“网络时代”。不到两年的时间,一款名为北大侠客行的武侠网络游戏在彼时单调且乏味的互联网上横空出世,吸引了大批高校学子。
“游戏的背景直接取材于金庸的武侠小说,融合了丰富的中国历史、神话和文化元素。”北大侠客行游戏主要负责人Icer说,玩家可以选择加入不同的武林门派,如全真派、武当派或桃花岛,体验武侠世界的冒险。游戏中融入了儒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武艺和侠义精神,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例如,游戏中的人物名称和武功技能直接参考金庸作品,如“降龙十八掌”或“九阴真经”,但游戏的整体情节与小说并无直接联系,更多是基于这些文化的“二创”。
Icer介绍说,游戏中的设定还包括高度还原的中国传统地理位置,如山川河流和古城,玩家可以通过探索这些场景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游戏的真实感,也为玩家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
“这是中国最早的武侠网络游戏,当初它的服务器就架设在北大物理楼里。”Icer说,30年前上网是一件稀罕事,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少,主要是在BBS上发帖和上网看看新闻,所以当北大侠客行这样的武侠网游出现时,惊艳了很多人。
“那个时候大家也是头一次接触到这种网络MUD游戏,再加上游戏对于电脑的配置要求不高,只要你能联网就行,所以大家平时都在机房里边去玩,非常火热。”Icer说,网络游戏最大的特点是互动性,玩家不仅能玩游戏,还能在相关的bbs上讨论游戏剧情和玩法,提出修改和升级的意见与建议,甚至有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直接参与了游戏的开发,成为了北大侠客行第一代巫师(开发者)团队。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也还是有不少玩家把MUD开发作为一个很有趣的编程学习入门途径。
除了在高校的机房里,当年一些玩家还在家中使用电话线拨号上网,有时候因为在线人数过多,或者断电、服务器硬件或软件出故障,造成游戏无法运行,这时就得有人专门在北大物理楼对服务器进行维护。十年前,北大侠客行将服务器搬到了“云上”,在线玩家数量不再限制,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服务器的维护成本。
从1996年正式上线,到如今近30年时间,北大侠客行除了游戏本身在不停更新,同时游戏的百科也在同步更新之中,这个几十万字的线上百科由巫师(游戏设计者)和玩家一起,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一字一字写成,内容丰富,更新及时,非常方便玩家查阅。
其中,文化篇包含了北侠这三十年来的文化积淀,既有玩家所写的各类风格的文章,还有北侠举办的几次征文、武道比赛的记录。“北大侠客行不仅提供了一场武侠冒险,也为玩家提供了一个深入体验和传承中国文化的机会。”Icer说道。
魅力
就好像真正生活在一个武侠世界当中
如今在B站、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还会有网友介绍北大侠客行这款MUD游戏,不过在介绍之时都会给准玩家们打个“预防针”——入门难度较高。
“与其他游戏不同,MUD类游戏使用纯文字命令进行各种游戏交互,操作复杂。”游戏负责人Icer笑言确实有很多玩家看到需要输入那么多命令符号后就“弃了”,“但是,一旦通过学习坚持下来,就会发现这款游戏的自由度相当高。”
“90后”玩家念无双知晓北侠还是受父亲影响,“小小的我总看见他坐在电脑前有一堆文字的跳动。”念无双说,等到2018年她开始玩北侠的时候发现,入门极为“痛苦”,“作为一个纯文字互动全靠指令的游戏,入门难度是巨大的。”她当时还准备了一个小本,记录各种高深莫测的指令。
“虽然感觉很好玩,跌跌撞撞两个月后,我还是选择放弃了,玩起了其他的游戏。”念无双当时觉得,习惯了快节奏的游戏节奏,对于一个动辄几个月几年才能得到回馈的游戏来说是很难用心品味的。
直到3年后,她在朋友的建议下再重新玩北侠,发现一旦真正沉下心来玩,就会感到得心应手。
“北侠的吸引力在哪呢?无疑是极高的自由度,对于现在其他游戏的一板一眼来说,你能自由地进行任何活动,就好像真正生活在一个武侠世界当中。”作为武侠迷的念无双,通过游戏满足了她心中的武侠梦。
玩家张先生是北侠现位五绝之一的华山邪剑仙云风长,他作为北侠的资深玩家,认为北侠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其生命力在于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巫师们(游戏设计者)更新不断,“有时候一个月不玩,你就会感觉这是个新游戏。”张先生说道。
而对于北侠主要负责人Icer来说,基于文本的北侠游戏最迷人之处在于处处体现出文字的美感与力量。“虽然这个游戏是通过文字来呈现,但不是说只有文字的游戏就显得简陋,文字有它自己的魅力。”Icer举例,看小说和看这个小说改编的电影,一般来说,小说的丰富性与其给予读者展现出的想象力,要比电影更具有张力和魅力。
在Icer看来,北侠这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武侠游戏,更像是一本可以实践与互动的武侠小说,相比于现在3D图形游戏,不管画面多么精致总会限制了人的想象力。
长青
唯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可抵更多的三十年
作为中国最早的武侠网络游戏,北大侠客行也为中国的网络游戏事业培养了第一批从业者。不少网游从业者也从这款MUD游戏中汲取了丰富的网游经验与创意,曾有媒体列出了一长串从北大侠客行走出来的网游企业高管名单。
某种程度上说,运行了近30年的北大侠客行,与新晋的3A大作《黑神话:悟空》,看上去是两款跨越几个时代的产物,但在精神属性上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过去欧美游戏的魔幻元素我们很熟悉,而如今我们深挖传统文化里的元素,反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文化自信也上来了。”Icer觉得《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建筑等元素,同时把孙悟空这样的形象体系化了,通过突出孙悟空这样的形象,以点带面,把整个中国的神话体系展现出来。
在Icer看来,中国游戏要做得好,除了要继续深挖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更要将游戏内容“体系化”。“随着技术发展,中国游戏的视觉效果只会越来越好,成为世界的前列。”不过,Icer认为,界面或者图形的表现都是次要的,主要还是它的文化积淀,它的游戏情节,“怎么让人能够去共情,怎么让人能够去玩进去?”Icer讲道。
“就像孙悟空、哪吒以及封神榜中的人物,我们可以给它统一成一个系统,然后将这些不同背景、文化、性格的中国古典文化角色进行设计,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最后对外输出。”Icer表示,北大侠客行其实是基于金庸小说的体系而创作,将金庸的小说人物和情节进行了“体系化”。
迈向“而立之年”,北大侠客行也将继续更新,Icer和玩家们还在继续开发游戏中的武侠地图,这些地图一方面基于现实,一方面又基于古典文献中的记载,所以玩家在地图中游戏,不亚于一次穿越古今的武侠之旅。
“按地图上来看,目前大概开发到70%—80%的样子。还有许多地方还待开发。”Icer说要把这款充满武侠与古典元素的游戏设计完整,可能还需要下一个30年。不过,游戏团队以及玩家们都是坚定的“长期主义者”,从活跃的游戏论坛来看,大家还在不断出谋划策完善游戏。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尽头;唯有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可抵达中国网络游戏一个又一个的三十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范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