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4月13日援引塔斯社4月12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登科表示,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向中国输送多少石油。对于如果美国对华石油供应降为零,中国会否购买更多俄罗斯石油的问题,鲁登科答复说:“我认为,中国的行动首先将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如果国家利益要求购买石油,中国当然会这样做,这是我们中国朋友的选择。”据报道,专家认为,如果保持目前的关税税率,美国对华原油出口或在未来几个月降为零。这一事件的背后,释放了明显的地缘政治信号。美国以“对等关税”为名,针对中国商品施加了高达145%的关税,试图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而作为反制,中国迅速采取行动,对美国产品征收125%的关税,果断将美国产品拒之门外。

面对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中国,俄罗斯显然看到了扩大与中国能源贸易合作的机会。俄副外长的公开表态,无疑是对中国的力挺,也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俄罗斯是中国值得信赖的能源伙伴。


安德烈·鲁登科(资料图)

而且,重点是,这位副外长强调“我们的中国朋友”,最近,俄罗斯上至总统,下至各级官员,但凡谈到中国,都是要加上朋友,都表示要不断加强中俄双边关系,这对特朗普所谓“联俄抗中”的“大战略”无疑是致命一击。在特朗普胡乱挥舞大棒的局面下,中俄之间的双边关系只会更加稳固,原来买美国的能源、农产品的份额,必然会有一部分可以转移到俄罗斯那边,而经贸的扩大自然也能带动关系的进一步稳固。而且,现在美国是明显的后续发力,一片颓势,后劲不足。俄罗斯深知,其经济命脉依赖于能源出口,而中国市场的稳定性远高于反复无常的西方。当前,俄罗斯正加速推进“去美元化”,与中国扩大本币结算,并深化北极能源开发合作。这些举措既是对美国制裁的回应,也是巩固中俄战略协作的必然选择。当然,中俄关系的稳固性,从不是“一时兴起”,其根源在于双方利益的深度绑定。对俄罗斯而言,西方制裁已导致其国家福利基金消耗70%,企业破产潮与通胀压力加剧,在此背景下,中国市场成为其经济“生命线”。


中俄天然气运输管道(资料图)

长期以来,中国石油的进口来源采用了多元化策略,始终秉持着不将所有资源集中于一处的理念。去年,俄罗斯、沙特、阿联酋、伊拉克、阿曼、科威特、安哥拉、尼日利亚、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为中国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国。来自中东地区国家的石油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近45%,中东地区是石油进口的最大来源区域。近20%的石油总量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俄罗斯是最大的石油来源国。近段时间,中国同样从美国购入石油,然而在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极低。以今年前几个月为例,该比重仅约为1%。

不止俄罗斯,最近一段时间许多美国的盟友都跑到中国谈合作。我们简单列举一下:4月8日,中国欧洲主管贸易官员进行了视频会谈;4月9日,中国与东盟主管贸易官员进行了视频会谈;4月10日,中国与20国集团主管贸易官员进行了视频会谈,中国与沙特主管贸易官员进行了视频会谈;4月11日,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官员进行了视频通话;就在4月11日同一天,中国还与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视频通话。他们都认识到以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足对付美国的关税大棒,如果不和中国合作,就只能任凭特朗普摆布。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中方已经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特朗普之所以敢向全世界征收对等关税,就是他觉得全世界都离不开美国。可以说,这一轮中美关税战,让全世界见识到了什么是未雨绸缪,什么是对抗美国霸权的胆量。美国对中国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却给中国打开了无数扇窗。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前来填补美国退出留下的市场空白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原来跟中国合作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至于特朗普,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引以为豪的关税大棒,竟然为中国打开了同世界加强合作的“任督二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