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东海明珠”之称的大陈岛是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胜地,解放军在这差点活捉蒋介石的儿子,最后为何放过他?原来是毛主席下令
大陈岛自然风光
1955年1月,解放军的重要任务就是解放大陈岛,战争工作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当即传来个好消息,就是浙东前线指挥部收到一个重要的情报是蒋经国已经登上了大陈岛。
这让爱国心切的张爱萍非常高兴,当天兴奋地一整晚没睡,身为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负责组织指挥大陈列岛战役的他怎能放过活捉蒋经国的机会,他可是国民党主席蒋介石的儿子呀,捉到他岂不是能给蒋介石一个下马威?而且又是一个立大功的机会。
所以张爱萍开始部署如何安排兵力作战,但最后被下令要求还是放了蒋经国带领的国民党军,而且是毛泽东主席对浙东前线指挥部下的命令。张爱萍疑惑了,为什么不直接拿下他呢?既然这样,大陈岛何去何从呢?
张爱萍
张爱萍书法作品
一、导火线“一江山”的失守
其实,在早早之前的一江山岛的战役中,我解放军早已大获全胜,解放大陈岛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攻克一江山岛之前我解放军已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以解放台湾为总目标,坚决攻占一江山,从而为解放大陈岛创造有利的条件;因为在国民党当局,关于大陆海上防线的一江山和大陈两个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他们认为要守住台湾,就要先守住这两个岛,大陈岛是东海的重要军事防御基地,也是台湾的北部“长城”,而一江山则是“长城”城门,台湾要想被保卫好,必须牢守大陈岛;要想守住大陈岛,必先确保一江山的战线不受控制。
但我解放军已经在一江山战役大胜敌军,占领了大江山岛,这就意味着台湾北部“长城”的城门破了,大陈岛就要保不住啦!这不是我解放军的豪言,而是大陈岛上的国民党守军“人心惶惶”,甚至有些守军将领喊着要弃岛而退了,如果没有一位重量级的国民党将领来支援,他们大概率会全军覆没。我解放军根本就不会在意谁来支援,解放大陈岛这一目标是不会被改变的。
蒋介石为了平缓国民党守军的心情,于是就派了自己的“太子”蒋经国上阵前往大陈岛劳军。这时候很多人会有疑问,爱军和爱岛的蒋介石怎么不自己亲自支援呢?
因为蒋介石是当过兵的,军队对他来说就是心头肉,以前这些事情都是自己来做的。其实当时我解放军已经在接近大陈岛的地方布控,也与国民党守军开始驳火,蒋介石要去的话确实太危险了。派李宗仁和白崇禧等其他人又信任不过,唯有派自己的儿子去了。
向一江山岛登陆的战艇
二、蒋介石的“担忧”
但蒋介石知道我军要攻占大陈岛后,他自己内心还是不安的,他担心的不仅仅是大陈岛的即将失守,还有我军的海上作战能力变强了,因为以往是国民党军在海上方面的作战能力较强,而我军是陆上作战能力较强,可如今一江山岛的战败,凸显出我军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都能有较大优势作战,我军的海陆作战能力的完善真的让蒋介石感觉到恐惧了,而且军心惶惶,国民党军出现了很多内部混乱挣扎的现象:
就是我军势头太过凶猛,国民党军是挡不住了的,还继续留守的话与缴械投降没什么区别;
另外一种现象是大陈岛是台湾在东海仅剩的一个岛屿,如果失守的话就全面与东海失去了脉络,国民党军从此也无需在东海上站岗了。
迫于无奈之下蒋介石拨通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头竟是时任美国华盛顿“外交部”部长的叶公超,电话内容中蒋介石向其阐明了一江山岛的失守与大陈岛的最新情况,并请求美国支援,商量应对政策,看看美国是否帮助国民党军共同反抗。
三、美方的“虚伪”协助
一江山一战时美方联系了驻扎在大陈岛的美军顾问看了整个作战过程,发现我军的进攻“手下不留情”,打得国民党军毫无还手之力,美方想方设法干预一下,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江山被解放,让美方也有点害怕。
再看看大陈岛目前的情形,美方也很无奈,因为他们与国民党军在1954年12月2日签订了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不能不理国民党军,又不想与我军开火,美方统筹整个局面之后在大陈岛战役来临之际先后派出大量的大型战舰开往大陈岛的附近海域,大型舰艇里面又安插了大量的战机,必要的时候用来巡视大陈岛的上空,以扰乱我军作战心态。
据当时的美国报纸上登记的新闻称,美国出动的战舰有航空母舰、巡海舰、驱逐舰,还派了大量的飞机在大陈岛上空域活动,但具体数量未公开,只是表明了美方有实力阻拦我军解放大陈岛,这摆明是要帮国民党军守岛的节奏呀,我军怎能坐视不管。
当时周恩来总理知道美方的行为后,当即就谴责了美国政府,并表明我军是不会轻易妥协,会以实力证明我国内政是不容许其他国家干涉的。我军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全神贯注地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做好随时进攻大陈岛的准备。
蒋介石
蒋经国
这时美方懵了,以为这样我军会放弃解放大陈岛的念想,谁知更加振奋了我军解放大陈岛的决心。之后美方居然还找到英国外交部写信给我国政府,信内容是希望中国能停止对大陈岛的进攻,结果当然不了了之,我怎能会放弃解放自己的领土呢?自古以来我国领土就神圣而不可侵犯,面对美方的低声细语,我军毫无波澜。那美方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与美国一些高官在一次会议上谈到了这一问题,美国要求蒋介石的国民党军从大陈岛撤退,美方会协助国民党军撤退,此举措并不是美方给蒋介石承诺什么,而是国民党军如同意全面从大陈岛撤退,美方将协防金门(大陈换金马方案),并暗示在必要时刻会用武力对付我军。
美国国会将通过“台湾决议案”,授权总统动用美国军队保卫台湾、澎湖等相关地区,但内容里面没有提到金门,只是描述到“相关地区”,让国民党军感到十分愤怒,说好的“用大陈换金门呢”?
四、“不带眼识人”国民党军的撤退
美方做出如此猖狂行为,气得蒋介石一肚子火,并与美方表明如果在金门没有被美军协防的前提下从大陈岛撤退,之前签共同签订的合约等等通通视为无效,绝不退出大陈岛。美方也意识到了蒋介石会这么干,但不会轻易地承诺任何东西,还威胁到:如果国民党军不从大陈岛撤退,美军将收回之前在东海海域和沿海地区的战舰,那么国民党军将十分危险。蒋介石生怕如果没有美军协助,结局会和一江山战役后果一样,无奈之举,只好乖乖地下令国民党军从大陈岛撤退。
五、金刚计划的“阴谋”
所谓的“金刚计划”就是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撤出大陈岛的计划,这一撤退计划也有美方的参与,像是国民党与美方在商量什么大计似的;终于美方开口了,向大陆政府表示国民党会从大陈撤退,让大陆政府给解放军下令停止一切交火和进攻。
大陆政府针对美方这一说法也坚决反击:大陆政府与当时国民党军管辖的台湾问题轮不到外人来管,也轮不到外人来插嘴,所以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的主权和内政,决不允许他人干涉,向浙东前线指挥部传达了作战方案和战前预令,这就是对美方强有力地回头击。
美方实在没办法了,基于之前有让其他国家外交部写信的经验,再一次让英国驻苏大使威廉·海特尔找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进行劝说,居然让英国的大使找苏联的外交部,美国自己没人吗?莫洛托夫还是将美方的讯息传达到了大陆政府:在美方战舰不干扰中国渔船捕捞的前提下希望解放军不乘胜追击从大陈岛撤退的国民党军,让国民党军安全撤完。
大陆政府收到苏联老大哥传达的讯息后,一开始还是不动摇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既然苏联老大哥出马了,经过深思熟虑后,大陆政府在最新的《人民日报》头版上发表新华社社论,内容虽然没有表明出让国民党军安全撤退的态度,但也暗示国民党军撤出大陈,我们“不反对”。对此美方也长舒一口气。
大陈岛居民正在撤退
六、金刚计划的“执行”
1955年2月2日,“国民党军撤退的时候,无论美方战舰是否靠近港口,全面停止射击,让敌军安全撤离,”这正是毛泽东主席对浙东前线指挥部下达的命令,解放军也停止攻击和拦截一切在大陈岛上空经过的战机。
蒋介石下令执行金刚计划,让国民党军队全面从大陈岛撤退,经解放军督察员的巡视知晓。美方的第七舰队和其他的作战部队也出现在撤退的队伍中,表明美方也协同着国民党军安全撤走。
一天后,国军撤退完毕,留下一些守军来协助岛上的居民撤离,针对这一“大行动”,蒋介石派出了尖锐的海上部队和主力战舰支援,也将上、下大陈岛和披山列岛、渔山列岛,涉及岛上所有军民和物资全部撤运至台湾。
两天后,驻守大陈岛的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和直属炮兵、军官战斗团等及大陈岛居民,共3万多人,在美方军队直接参与下,撤往了台湾,金刚计划完成。
七、毛主席的“远见”
值得关注的点还有一同撤退的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他时任国民党当局的指挥部最高长官和政治作战部主任,他是金刚计划执行前就被派往到大陈岛安定民心。他将自己的撤退行动指挥部设在大陈岛的渔师庙,虽然美军会来协助撤退,但来的时间未定,这让蒋经国每天担惊受怕,彻夜难眠,生怕被解放军给“一锅端”。
终于熬到了美军部队的协助,撤离前夕,他在军民面前大喊:“不会灰心,不要气馁,我们会打回来的,”说完就匆匆忙地撤离了。
这让张爱萍十分愤怒,忍不住立马去活捉蒋经国。最后被毛泽东主席的一句“不要贪这种小便宜”给打消了念头,因为早前台湾与美方签订了合约,如果张爱萍进攻大陈岛并且捉拿蒋经国的话,有可能激起和美国的战争。
这场战争要是爆发了恐会造成国际形势大乱,大陈岛的解放已成定局,不必乘胜追击。还有就是蒋介石派蒋经国来也是计策之一,想用蒋经国引起美方的重视,是我军把敌对视线加上美方一条。
正所谓:“如果你围剿敌人,你有制胜的把握,也一定要留一个缺口让他逃跑,否则他会做困兽之争。”这出自我国著名的《孙子兵法》中,也是毛主席的军事战略和远见。
毛泽东主席
最后我军在不战的状态下以绝对的优势拿下了大陈岛,国民党军大败,逃离至台湾。至此,国民党军在东南沿海占据的岛屿,除福建前线的澎湖、金门、马祖外,全部解放。
随着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最后防线的拔除,闽浙南北航道完全打通,海上航运、渔民生产再也不会无端遭受劫掠和骚扰,祖国的东南沿海开启了建设发展的新纪元。
不管怎样,张爱萍的作战精神令人佩服,毛泽东主席的军事智慧和远见更加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