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这样一段话:
“通讯录联系人分为三种:一种是可以相互分享,时常一起聊天的;
一种是不远不近,维系表面关系的;
最后一种是可有可无,不想过多搭理的。”
很多时候,不搭理,不回复,不回答,就是对彼此关系最体面的相处方式。
实际上,缘来是彼此的一种情分,缘尽更应该做到好聚好散。
换句话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要勉强相待,更不要强行维持。
大家不远不近,距离得当,分寸适合,反而更能给到彼此之间更多的幸福感和美好感。
看淡之后,没必要回复
的确,生活里那些对你秒回信息的人,真的挺温暖人的。
但是,人活一辈子,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尤其是当我们步入社会,有了家庭之后,那自然更没有多少的时间去闲聊瞎扯了。
也就是说,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足够平稳且理性地分析当下,尤其是当我们扮演着不同角色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肩膀上所扛的责任份量是不一样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更应该对人性要有必要的认知和了解。
如此,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以及所谓的人情世故上不断地消耗自己。
可以说,山和水从来两两相望,日与月时时不再有瓜葛。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也应该如此,一直发信息不回,或者没有任何前提也对你爱理不理的人,我们趁早离开。
让他成为他,让自己成为自己,今后别让自己在等待当中消耗着自己的人生。
甚至,哪怕对方反过来重新热情找你了,你也应该做到不回复了。
毕竟,人生很短,我们应该把更宝贵的,更重要的东西留给适合的人,重要的人。
看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主持人蔡康永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想念你,他会找;如果想要你,他会说;
如果在乎你,他会真情流露;如果这些都没发生,那么他就不劳你费心了。”
其实,有一种不回复,并非不礼貌,也绝不是高傲。
而是人心都是肉长的,长期积累的失望,痛苦和绝望,早晚有一天,都会化作行动上的拒绝和不再回头。
人生很短,时间很贵,我们应该一边在看穿人际关系之后,一边珍惜那些真正重要的人。
始终相信,唯有频率相同的人之间,才能产生奇妙且美好的火花,大家也才能在彼此相处交流的过程里,产生更多的共鸣,带给彼此更多的温暖。
当然,哪怕自己在别人看来显得冷淡,甚至是无情。
但是,你也要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原则和理念。
毕竟,这辈子能活得越来越好的人,一定是那些知道先为自己而活的人。
如此,一边看透这个世界的冷漠和凉薄,一边也能珍惜当下自己的,以及别人的真诚和热情。
于是,对于值得的人,自己放在心里珍惜,对于所谓的过路人,我们只管冷淡地放下,不回复,甚至不搭理,直至遗忘。
做好自己,比什么都行
看过这样一句话:
“成年人最体面的告别,你最后那条消息我没有回复,你也很默契,没有再发。”
的确,没有收到的信息,就别再傻傻等了,别人不会看到,也不会记着。
心里有你的人,无论多忙,早晚都会回复,也会认真地对待。
心里没你的人,再有闲工夫,也懒得理你,哪怕只是动下手指头的功夫也不会给你。
对这种人我们同样要忽略他们,不回复他们,保持自己的态度,拿出自己的风格去处理。
然后,不去对任何人抱着过高的期待,也不要平白无故给自己带来那么多的压力和烦恼。
相反,与其搭理那些闲人,小人,甚至是烂人,不如学会不回复,甚至勇敢翻脸,这样的你才能慢慢地让自己的人生走向正轨,收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