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召开

大众日报消息,4月18日,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会议在济南召开。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

会上提出,要强化济南、青岛两个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开放,聚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科创资源整合,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塑造更具影响力文旅品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构建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整体格局,更好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解读:放眼全国,在区域一体化浪潮中,打破边界、抱团发展早已是大势所趋。纵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无不存在都市圈的协同联动。

比如在长三角,杭州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一方面引领自身圈层的发展,一方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共享人才、科技、交通等各种优质资源。

在粤港澳大湾区,成熟的跨区域协作和分工生态不断带动产业集聚,广东8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有6个都是跨都市圈协作共建,包括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等。

在外界看来,山东作为GDP即将迈上10万亿元台阶的经济大省,推动济青都市圈联动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迫切需求和关键一招。


图片来源:《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据统计,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土地面积占山东超四分之一,GDP超过5万亿元,占比超过山东的一半,人口规模也占据山东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未来两大都市圈的“强强联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山东的发展成色。

正是因此,今年以来,山东加紧双圈联动布局——

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改革,创新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机制”。

2月5日山东“新春第一会”,也强调“深化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改革”,要求济青都市圈建立协同联动“共推”机制、科创资源“共享”机制、产业体系“共建”机制、基础设施“共联”机制。

此次会议山东又进一步提出,构建“圈内”“双圈”“三圈”格局,“圈内同城发展、济青‘双圈’联动发展、济青郑都市圈协同发展”。

“一个面向黄河,一个指向海洋;一个辐射全国,一个面向国际。”有专家在分析山东最新部署时指出,济青“双圈”从“单兵突进”到“集群作战”,有利于实现市场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加速山东半岛城市群要素高效流动,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动向

深圳发布十条稳外贸政策清单

近日,深圳市商务局发布“2025年深圳稳外贸支持政策要点”,从支持企业线上线下开拓市场、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扩大重点商品进口规模、增强企业综合服务保障机制等10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稳订单拓市场。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消息,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4月21日正式揭牌成立。学院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算力平台,与腾讯云共建产业学院。目前该学院包含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日本工程院院士、5位国家级人才、2位国家青年人才的约80人教研团队。

苏州港推出三个月免费堆存服务

“苏州发布”消息,近日,苏州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给予苏州外贸企业在苏州港进出口重箱免费堆存服务的公告。为进一步发挥外贸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外贸企业渡过难关,即日起,苏州港各集装箱码头对全市外贸企业进出口重箱提供免费堆存服务,暂定自2025年4月18日起至2025年7月17日止三个月。

河南出台全国首部涉自贸区省政府规章

河南日报消息,4月21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实施保障办法》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办法》相关情况。该《办法》是全国首部关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作的省政府规章,以法治方式更大力度引导、支持、保障、激励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作,将于5月1日起施行。自2017年4月1日河南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已累计形成615项创新成果,25项在全国推广。

#声音

财政部通报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在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关键时期,4月18日,财政部通报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涉及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云南、青海等省区。这些案例涉及的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这六起案例包括: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通过违规捆绑包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及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新增隐性债务6.88亿元,吉林四平市隐性债务化解不实2.85亿元,黑龙江佳木斯市承诺社会资本方最低收益回报、固定收益率和回购社会资本方投资本息等新增隐性债务15.73亿元,河南开封市杞县五里河镇通过国有企业垫付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953.1万元,云南昆明市富民县通过所属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1.69亿元,青海海东市通过国有企业直接借款新增政府隐性债务16.45亿元。

财政部表示,六起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相关责任人政绩观存在偏差,纪律观念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搞变通。各地方各单位要把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财政部强调,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持续强化隐性债务查处问责力度,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防止前清后欠,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数读

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92.3%

市场监管总局4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一季度,全国新设民营企业197.9万户,同比增长7.1%,超过过去三年平均增速。

一季度,全国新设“四新”经济民营企业83.6万户,占同期新设民营企业总量的四成以上,同比增长1.4%。其中,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增长最快,达到18%。新设“数字经济”民营企业27.4万户,占新设民营企业总量的13.9%,其中的“数字产品服务业”增速最快,几乎是去年的2.5倍。

#放榜

安徽一季度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3月,安徽以76.17万辆的整车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超过第二名广东(66.51万辆)近10万辆。同期,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7.92万辆(占全国12%),同样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313%,远超广东的21.71万辆。


前三个月,山东汽车产量57.63万辆,首次跻身全国第三;重庆位居第四位,产量为55.92万辆;江苏由前两个月的第三跌至第五,产量为52.16万辆。

去年,安徽汽车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300万辆,达357万辆,同比增长43.3%,占全国比重超1/9;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达168.4万辆,同比增长94.5%,占全国比重超1/8。汽车产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

今年前两个月,安徽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双双跃居全国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

本期编辑 | 刘艳美

*题图来源:摄图网_500670666 *城市进化论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