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吃货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上海那些让人一吃就忘不了的本帮菜。上海啊,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大都市,不仅有繁华的高楼大厦,更有数不清的美食宝藏。这里的美食讲究“浓油赤酱”与“清淡鲜甜”的平衡,既有着本帮菜的独特韵味,又融合了江浙风味,就像一场美食的交响乐,各种味道相互交织,奏响美妙的乐章。


在上海,美食那可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各种美食小店,人们排队购买美食的场景随处可见。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对上海的美食情有独钟。上海人爱吃、会吃,美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印记。


先来说说生煎馒头,这可是上海最原汁原味的小吃之一,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呢。它长得跟馒头有点像,不过可别小瞧了它。生煎馒头外皮洁白松软,底面金黄酥脆,上面还粘着芝麻葱花,看着就特别有食欲。咬上一口,肉馅鲜嫩汁多,那味道,简直绝了!

制作生煎馒头可是有讲究的,面团要和得稍软一些,肉馅搅打的时候还可以用香菇水、花椒水等代替清水,这样味道更香浓。做好的生煎馒头,一口下去,汤汁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响油鳝鱼也是一道超经典的本帮菜。它属于苏帮菜,在江南地区特别有名。这道菜的特点就在于烹饪过程中使用的热油,当热油浇在炒好的鳝丝上时,会发出“辟叭”声,所以得名响油鳝鱼。鳝鱼选用新鲜的,切成鳝丝备用,经过一番煸炒调味,最后浇上热油。

上桌时,沸油尚在盘里作响,香气四溢。鳝丝在高温下微微弯曲,浆色均匀地裹在上头,灯光下反射着油光。吃上一口,味道鲜美、口感嫩滑,而且营养丰富。


白斩鸡那可是上海地区的传统名菜。说起白斩鸡,就不得不提“小绍兴”,他们家精选上海浦东一带所产著名的“三黄鸡”,质量好、味道鲜美,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喜爱。白斩鸡形状美观,皮黄肉白,肥嫩鲜美。

制作时,先将鸡宰杀处理干净,放入加了葱姜、料酒的清水中,以小火慢煮至刚刚熟透,期间需适时翻面,确保受热均匀。吃的时候佐以姜茸、葱丝,蘸上蘸料,入口鲜嫩爽滑,鸡肉的原汁原味在舌尖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八宝鸭是上海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由苏菜起始,后由城隍庙的大厨改良而成。这道菜食材丰富至极,糯米、红枣、莲子、花生、火腿、香菇、虾仁、冬笋等汇聚其中。

经过精心处理和烹制,八宝鸭外形完整,圆润饱满,色泽诱人。各种食材的香味完美融合,味道浓郁醇厚,香气四溢。鲜嫩多汁的鸭肉与软糯香甜或咸香可口的八宝馅料相得益彰,给品尝者带来了难忘的味觉享受。


排骨年糕是上海地区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汉族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年糕软糯酥脆。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上海市的曙光饮食店的“小常州”排骨年糕、“鲜得来”点心店作的排骨年糕最具特色。


蟹壳黄,这名字听着就特别有趣。它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以上海萝春阁和吴苑饼家烹制的蟹壳黄最为著名。蟹壳黄采用油酥面加酵面制坯,做成扁圆形饼,饼面粘上一层芝麻,贴在炉壁上经烘制而成。馅料有咸有甜,咸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

因饼形似蟹壳,熟后色泽如蟹壳背一样深红,所以称为蟹壳黄。咬上一口,香脆与酥松在唇齿间交织起舞,油润而不腻,让人吃了还想吃。


最后说说粢饭团,这可是上海早餐的经典之一。在上海的早晨,粢饭团是许多人的心头好。它不仅有咸口,还有甜口。咸口粢饭团里包含薄脆、肉松,还有各种萝卜干、榨菜、酱菜等,用糯米饭卷起来,香气扑鼻;甜口粢饭团则是糯米饭搭配油条和白砂糖,简单却美味。在上海的梧桐区,“星神早餐”的粢饭团尤为受欢迎,七点多就开始排队了。

总的来说,上海的这七道本帮菜各有各的特色,每一道都承载着上海的美食文化和历史。生煎馒头的鲜嫩多汁、响油鳝鱼的鲜美嫩滑、白斩鸡的原汁原味、八宝鸭的丰富口感、排骨年糕的独特风味、蟹壳黄的香脆酥松、粢饭团的简单美味,都让人难以忘怀。如果你还没吃过这些美食,那可一定要找机会去尝尝,相信你一定会爱上上海的这些美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