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谷雨,以音寄情。2025年时值古琴大家查阜西先生诞辰130周年,文殊院于4月20日谷雨节当天,隆重举办“文殊院2025年谷雨雅集暨查阜西先生诞辰130周年古琴音乐会”,向古琴泰斗查阜西先生致敬,以“一期一会”的音乐雅集,传承千年琴脉。
此次雅集由文殊院文殊琴舍承办,蜀派古琴传承人、文殊琴舍教学总监曾成伟,携琴舍授课老师、古琴艺术家及十余位学生联袂献奏蜀派古琴代表性曲目、古琴名曲及当代创新曲目等十余首。
雅集以燃香作引,拉开了古琴悠远韵律的帷幕。《桃园》由蜀派琴宗喻绍泽先生打谱。查阜西先生作为20世纪琴坛泰斗,与喻绍泽先生一起,以共同的琴学理想守护传统,织就了20世纪古琴复兴的经纬,成为“传统现代化”的双重典范。文殊琴舍老师韩文玉等九位琴人联袂演出开场曲《桃园》,向两位古琴泰斗致敬。
畅游《桃园》归来,李桂川、梁燕、雷雯婧、石玉娟带来佛曲《微笑》。那抹琴弦上的微笑,已然轻轻漾进听者的心田。古琴与箫的合奏,是中国传统音乐里最具东方意蕴的组合之一。在一虚一实、一静一动间,琴舍老师付毓贤与张雷虎共同演绎琴箫合奏《普庵咒》。
险峻跌宕的巴山蜀水,孕育了堪称中国音乐史上“宇宙之诗”的蜀派古琴名曲——《流水》。李雄老师演奏的《流水》,既恪守张孔山“七十二滚拂”的精髓,又融入文人琴的温润气韵,堪称蜀派《流水》现代传承的典范。
看完山水,又“听雨”。石玉娟老师带来烟雨朦胧的《半山听雨》。邓晓艳老师演奏的《梅花三弄》,韩文玉老师演奏的《醉渔晚唱》皆是历年文殊琴舍谷雨雅集的保留曲目。
阜西先生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古琴艺术全才。他在古琴艺术的研究、教学、创作、演奏,以及组织领导古琴学术研究和艺术活动等方面,均作出过令人钦佩的贡献。董兆威老师倾心演奏了由查阜西先生打谱的特别纪念曲目《洞庭秋思》,传承其“以琴载道”的文人精神,表达了琴人对查阜西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
稍后,曾河老师轻抚一曲《妆台秋思》,带大家走进了南宋深谷,细嗅兰草的清芬。最后,曾成伟老师为压轴献奏蜀派古琴名曲《佩兰》、《秋水》。
琴声渐远,余韵未央。一弦琴音、一柱檀香,皆化作谷雨心境。千年琴脉因感恩、怀念、致敬而鲜活如初。
文字|妙容 编辑|巍然
图片|郭妮娜 美编|妙能
责编|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