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客户端讯(王子璇)由四川省总工会主办、四川日报社承办的“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产业跃升中的工人力量”四川省总工会主题采访活动近日来到了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华丰社区。
结束了中午的配送高峰后,许多外卖小哥将电动车稳稳停在了华丰社区跃享暖心工会驿站门口,这次他们不是等待领取顾客的餐食,而是来到属于自己的休息站。
“这是华丰社区为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设立的24小时工会驿站。”进入驿站,外卖骑手肖宜全感觉身上的疲惫散了一半,靠在沙发上和同事们唠起上午接单的情况。
图为外卖员在驿站休息。
华丰社区于2018年9月选举成立了社区工会联合会,如何继承和发扬三线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成为班子成员思考的问题。“创新思路,为劳动者打造‘15分钟服务圈’。”华丰社区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徐婧介绍说,涪城区有3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他们工作时间碎片化、流动性强,传统服务模式难以覆盖。在前期了解外卖员、网约车司机需求基础上,2023年8月,华丰社区建成绵阳市第一个24小时工会驿站。
图为华丰社区跃享暖心工会驿站。
“现在的新就业群体工作性质特殊,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其实他们很需要一个夏天能乘凉、冬天能避风的地方。”徐婧介绍说,除了为“工小跑”“工小橙”“工小蜂”等群体提供短休、充电、换电、热饭等“十有九免”便利暖心服务之外,占地1600平方米的华丰社区跃享暖心工会驿站还建成了跃享暖心服务体系——在停车充电区配备智能换电柜20组,提供简易洗车、优惠充电服务;学习提能区开设各类课堂,开展急救培训、法律讲座等;生活休闲区配置共享休憩设施、智能体检仪,开展各类沙龙活动。
新就业群体在华丰社区找到了“家”,归属感显著提升。自2023年8月建成至今,在驿站录脸的外卖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户外劳动者已经有326人。“他们从开始的受助,慢慢变成了自助,活动区域自己打扫、自己换水、自己管理。”徐婧介绍说,近年来,华丰社区把新就业群体组织起来,让他们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共同组建了“红蜂”志愿服务队,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职业优势,工作途中巡隐患、休息间隙听民情、下班之后送服务,提供买药、买菜、快递代取等服务。
“送单路过时,我都会进来看望一下老人,有需要帮忙跑腿的就尽力帮助,也算是在工作之余发挥一点余热。”做了3年外卖员、有30多年党龄的刘成胜曾在配送途中发现独居老人外出不便,便主动化身“代购员”,为老人代购物品、配送餐食。
据介绍,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新就业群体中的部分党员难以参与原组织的组织生活,党员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所弱化。据统计,长期活跃于暖心工会驿站的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达300余人,其中党员20名。华丰社区党委充分调研后,于2025年2月成立了绵阳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功能型党支部。
未来,华丰社区将会在服务好新就业群体的同时,努力提供更温暖、更仔细的服务,让三线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在这条街上乃至整个的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为“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产业跃升中的工人力量”四川省总工会主题采访活动(北线)媒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