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王宁华 江倩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AI周系列活动启动。本次AI周为期7天,包含论坛、集市、赛事、成果展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人工智能在基础研究、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深远影响。
“AI创新集市”吸引众多年轻人和小朋友打卡。上海交大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获悉,本次AI周实际上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一年以来面向公众的“首秀”。该学院成立于2024年4月,2024年高招季该学院的人工智能专业招考分数线为上海交大最高分数线。以上海地区为例,其中人工智能(拔尖英才试点班)平均分为614分,平均位次128名,也就是上海考生的前0.2%。在2025年CS Rankings(由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教授开发并维护的学术排名网站,全称Computer Science Rankings)国际计算机学科排行榜中,上海交通大学的人工智能分项位列全球第一。
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王延峰介绍,在此次AI周对外开放的600余个名额中,有约200个名额开放给了上海市部分优质高中,邀请高中生提前感受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树立未来目标。他介绍,目前人工智能学院还在与一些高中联合探索,在学生高一阶段就提供节假日、休息日赴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学习相关课程、参与实验工作的机会,“我们目前的高中课程有理科,没有工科。我们想探索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接触一些工科知识,帮助他们未来可以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
学生体验AI体检。上海交大供图
据悉,目前上海交大已经推出“数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并构建该专业的本博贯通通道。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交大所有学习都可以申请AI辅修专业,学校已开设6门通识课程并将《人工智能基础》纳入非电子信息类本科生必修,推动AI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全域赋能。
AI周上,上海交大还发布了“AI十条”,聚焦人工智能学科跃升、AI For Science种子计划、智慧文科建设、AI+应用场景创新等十大领域,旨在推动AI技术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学突破等方向的深度应用。
交大学生拿出了自己研发的四足机器人。上海交大供图
AI周不仅展示上海交大的科研成果,也展示交大相关的创业者成果。“2025交大创业者大会(AI专场)”汇聚了近400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人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沿突破及其商业化路径。其中,“交大AI优秀项目交流会”吸引了广泛关注,10余家“交大未来之星”项目集中亮相。据不完全统计,参会的交大系创业者所创立的企业总市值已突破万亿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