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6月19日举行的法国巴黎国际防务展上,法国陆军参谋长席尔表示,小型无人机在包括乌克兰在内的战场上享有的优势仅是「历史中的一瞬间」,乌克兰战场上已有75%的无人机因电子战而损失。

但在一年后的今天,小型无人机仍然是乌克兰战场上最强大的武器之一,特别是俄军的光纤FPV无人机,更在库尔斯克方向完全切断了乌军控制的P200公路,导致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全面溃败。

面对小型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美国陆军也不得不效仿俄乌两军组建专门的无人机操作部队。

正当俄乌两军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来自的中国零件拼接出的民标无人机,血腥搏杀之时,中国军工已推出多款军标小微型无人机为未来战场作准备。

其中一款保温杯大小的共轴双旋翼军用无人机,可能会成为我军台海作战中的巷战利器!

无人机和其反制设备就是矛和盾的关系。

当无人机满天飞时,各种反无人机的装置也就应运而生,特别是电子战设备,对各种小微型无人机的打击更大,目前乌克兰战场上的普通FPV无人机,超过8成以上在抵达目标之前已被俄方以各种手段摧毁,俄军的非光纤控制的同类无人机的作战能力也差不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普通FPV无人机被战场淘汰几乎只是时间问题。

但俄军光纤控制无人机的出现,将乌军电子战装备对俄军无人机的杀伤力减到了最低,使得俄军小微型无人机的战斗力能得到充分发挥。

但是,两年以前又有多少人能够想到俄军会将二代反坦克导弹上看起来非常累赘的光纤应用到无人机控制上来呢?



俄军的光纤无人机真正大规模投入应用是2024年下半年,但很快就因其在战场上出色的表现,而成为了目前俄军的主战装备。

其实,俄乌双方都没有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他们在战争早期都使用中国大疆商用无人机来执行战场侦察任务。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无人机在战场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复杂,俄乌双方只能从拥有无人机完整产业链的中国,进口无人机零部件来组装各种无人机。

但是,中国军用无人机是禁止向俄乌出口的,因此俄乌战场上绝大多数无人机实际上都是民用标准,我国的军用无人机最大的客户还是中国军队。

据“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4月18日报道,中国军工企业推出了一款形似保温杯的微型作战无人机,该无人机据称拥有全球目前所有已知无人飞行器中最大的有效载荷系数,可携带三枚手榴弹作战。

据报道,这款无人机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采用模块化设计。该机可执行不同工作和任务,“既是侦察兵,又是战斗能手”。执行侦察任务时,它可以悄无声息飞到敌方阵地附近,通过高清摄像头将敌方兵力部署、武器装备等情报实时回传。它也能在战斗时携带武器作战,一次可携带三枚手榴弹。

其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该机内置神经网络处理器,可以通过事先学习,掌握一定的技巧后,在战场上自主执行任务。

其三、使用方便灵活。这款无人机拥有其他无人机不具备的能力,可以通过35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进行抛射,大幅增加士兵打击距离;在特殊场景下可以组装成一个四旋翼或六旋翼,从而提升整体拉力以执行不同任务。



在此前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军工企业也曾展出一款保温杯大小的“彩虹”817A无人机,不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

由于这款武器的特点,它特别适合于在激烈的巷战中使用。

随着这型无人机在技术上进一步完善,它很可能在未来武统台湾的巷战中发挥作用。

任何无人机的技术优势都只是一时的,但如果拥有强大的无人机全产业链,就可以抢在对手之前,生产大量有技术优势的无人机武器。

一旦对手在技术上缩小了与我方的差距,我们又可以凭借全产业链的优势,迅速推进全新技术的无人机武器。

规模是一个量的概念,但量变可以产生质变,巨大的产能本身就是造就一种质量上的优势。

我们举一个俄乌冲突中简单的例子。

2022年上半年,俄军就开始使用天竺葵2型无人机攻击乌克兰境内的战略设施,当时每次出动的数量不到10架。

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军工企业每天生产天竺葵2型无人机的数量也不过每天150架,有报道称俄罗斯准备将该型无人机的产能增加到每天500架,但目前仍然没有兑现。



为什么俄罗斯天竺葵2型无人机的产能增加这么困难?

主要就是俄罗斯没有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要生产这种武器,一切都得从头来。

如果中国来生产这种武器,三个月之内,每天生产一万架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俄军每天向乌克兰境内发射一万架天竺葵2型无人机,战争早就结束了,根本不可能拖到现在。

依托中国强大的无人机全产业链,中国将在下一场无人机战争中占据绝对优势,让所有企图干涉中国统一大业的敌对势力有来无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