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麦麦

4月13日,两男一女三人在青海玉珠峰雪山遇难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三个年轻的生命就此凋零,令人惋惜不已。

原本是四人同行,最终却只有一人侥幸存活。

好友透露队友坑死人,其中一人临终前朋友圈内容曝光,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



然而景区曝光事件真相后,舆论却直接两极反转,网友更是直呼“活该”!

登山究竟是不是玩命?三人遇难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一、四人同行、一人侥幸存活

4月13日,两男一女青海玉珠峰雪山失联的消息牵动着无数网友的心弦。

雪山天气变幻多端,三人很有可能是凶多吉少。

但搜救队还是抱着几人能够生还的一丝希望,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雪山。



据媒体报道,4月12日,四名登山爱好者自发组成登山小队,决定攀爬青海玉珠峰。

四人平均年龄28岁,由一名女性队员和三名男性队员组成。

他们几人在登山经验上虽略有欠缺,但登山的决心却义无反顾。



时间来到4月13日凌晨3点,当时队伍从海拔4300米的大本营出发。

每个人都全副武装,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后来据幸存者王某回忆,出发时天气状况尚可,只是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15度。



雪山气温本就比较低,随着海拔越高气温下降也就越明显。

等到四人攀爬至海拔5000米时,王某因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决定不再攀登而是原路返回。



不过剩余三名队友却并没有下撤的意思,而是坚持继续攀登。

王某下撤前,曾尝试劝阻其他三名队员,毕竟雪山天气时好时坏,没必要为了登顶透支身体。

但其中一位队员张某认为天气状况正常,并且距离山顶越来越近,并不打算轻易放弃。



看到三人坚决的态度,王某自知拗不过他们,只能选择自行下山。

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意外却总是先来一步。

三人自从选择接着往上攀爬后,就彻底陷入了失联状态。



王某联系不上他们,心里顿感不安,当即便决定报警组织救援。

随后经过48小时不间断搜救,三名登山者的遗体终于被无人机捕捉到了。

其中两名登山者因铝梯断裂,意外坠入500米的冰缝中,当场死亡。



三名遇难者被搜救队发现时,身体无一例外全都呈蜷缩姿态

后来经法医初步判断,死亡原因是失温症合并高原脑水肿。

通俗点来讲就是,三名遇难者在“失温+缺氧”的双重打击下,丢掉了性命。



更令人感到唏嘘的是,三名遇难者背包中还有少量补给品以及登山装备。

但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还是没能扛过去。

这场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最终却以三条年轻生命的逝去彻底画上句号...



二、遇难者身份曝光、唯一女孩死状惨烈

现如今登山、徒步变成了炙手可热的户外运动,尤其是深受年轻人青睐。

不过爬山、徒步虽能强身健体,但因登山遇难的例子却也数不胜数。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遇难人员并不具备独立登山的能力,但却有一颗敢闯敢拼的心。

即便装备齐全、掌握了登山技巧、恶补了登山知识,关键时刻还是没能救回自己的生命。

雪山天气状况恶劣,对搜救人员的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即便争分夺秒、竭尽全力,还是没能改写这三名遇难者的命运。

据幸存者王某透露,其中有一人体力很好,也很喜欢户外运动,不存在没有登山的经验。



这次登雪山之所以没有找向导,也是自认为有独立爬山的能力。

更何况玩得起户外运动的,大多是不差钱的主,不存在为了省钱这个说法。





倘若天气状况良好,或许三人还有生还的可能。

只可惜雪山信号本来就不佳,再加上地形复杂,搜救工作难以施展,就容易错过最佳黄金救援时间。



年轻有冲劲可以理解,但也要量力而行。

攀爬雪山本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意识到可能出现危险后就要及时掉头。



在“征服雪山”和“生命”之间,肯定要优先选择自己珍贵的生命。

据悉,这三位遇难者是两男一女,分别是宁夏的王先生、甘肃的喻先生以及张女士。



几人本是相约一同攀爬雪山,挑战极限,感受征服雪山的乐趣。

没成想却因太过自信,把命丢在了雪山上。



其中一位遇难者生前最后一条朋友圈内容曝光后,更是令网友心碎不已。

“睡得迷迷瞪瞪被叫醒要换乘,那一刻真想换个体面点的运动”。



这条看似正常的吐槽,却成了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独白。

她口中提到的“换乘”,应该是队伍在海拔5000米时临时调整了攀登路线。



可这个时候她已经身心俱疲,心中油然而生出一丝悔意。

那么他们几人为何没跟团?真的是为了追寻所谓的刺激吗?

三、一意孤行、终酿悲剧

据一些登山爱好者所言,玉珠峰是世界业余登山爱好者和高山探险旅游者的热门打卡地。

甚至被外界称为“人生第一座雪山”,吸引了无数登山爱好者慕名而来。



像此次四人小团的登山队不在少数,不过大多数都会选择找雪山向导。

毕竟他们不仅登山经验丰富,对雪山的地形也十分熟悉。

之所以会酿成悲剧,主要也是几人在玉珠峰封山状态下,没有给官方报备就决定私自登山了。



并且他们还是绕过了管控区域,选择其他道路上山。

雪山攀登经验本就不算丰富,还要私自绕道上山,这不就是在赌命硬不硬吗?

如果当初选择登山报备的话,或许结果就不至于如此凄惨。



一味的追求刺激,最终和家人天人永隔。

雪山景色虽诱人,但万不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海拔越高,风险就增加一分。

据媒体报道,救援队已于4月15日将他们的遗体转运下山。



粗略估计,这次救援的成本已高达百万元,估计会直接计入后续家属的安置费中。

有些救援人员还因转运遗体,意外冻伤了手指,复杂的地形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是一场有计划、装备齐全的雪山之旅,没成想最后却变成了一场悲剧。



事情曝光后,网友对遇难的三人惋惜不已,但却有部分网友对提前下山的人提出了质疑。

部分网友认为,既然王某察觉到风险提前下撤,为何没坚持劝队友一起返回?

对此,有网友给出回复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合,不与为伍。为什么要道德绑架提前下山者呢?”



更何况,王某在下山前劝说过他们原路返回。

如果这三人真的听他的,也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说到底,还是无知和盲目自信害惨了他们,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的勇气和自信。





除了网友的冷嘲热讽外,受害者家人和好友也站出来发声了。





只是逝者已逝,如今无论说什么都晚了。

结尾:

玉珠峰两男一女遇难事件并非个例,近年来,违规登山导致的悲剧屡见不鲜。

不过却也给其他登山爱好者提了个醒:登山运动是为了挑战自我,但并非是玩命冒险。



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平安归来。

若真的想挑战自我,也要有专业人士带领,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意外的发生。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源: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