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朝阳区双井街道推出“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管理服务项目”,以百子湾片区为试点片区,以辖区新就业群体为基本服务对象,重点聚焦失业救助、健康关怀、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学习教育等基本需求,通过建立服务档案、兜底服务清单等,构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新模式,为地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元化、综合性服务。


在双井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的档案系统里,81份动态更新的“服务档案”记录着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约家政员等新就业群体的需求,构成了基层治理的民生数据库。与其对应的,是一人一份的个性化服务手册。


双井街道首创推出12类“兜底服务清单”,即在建立档案基础上,服务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街道整合的服务资源,包括联系暖心服务、提供银行业务办理对接、提供技能提升服务、参与志愿活动、开展职业发展助推计划等12类兜底服务。

此外,依托建档时根据个人需求自主选择的服务包项目,街道还提供诉讼书代写、提供失业登记、提供社保服务等6类“增值服务”,将公共服务从“保基本”向“促发展”升级。


据了解,“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管理服务项目”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双轮驱动”机制。基础服务由政府兜底,引入两家社会机构竞争运营;增值服务则按需定制,形成“群众点单—党委派单—机构接单”的闭环,服务清单实行“加减法则”,基础清单做加法,增值服务做减法,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服务成本。同时,两家第三方服务机构每季度轮换服务的制度设计,既保障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又避免服务垄断。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