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高调访美,与特朗普长达数小时的闭门会谈后,双方宣称“将在90天内达成美欧贸易协议”‌。这一声明直接撕破了欧盟反关税战的统一战线,令意大利被贴上“第一个叛徒”的标签‌。

数月前,梅洛尼曾公开指责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是“错误决定”,并强调“对双方无益”‌。然而,此次访美后,她不仅主动向美国示好,更提出愿充当美欧谈判的“桥梁”,推动欧盟接受美国的条件‌。这种立场剧变被欧洲媒体直指为“背后捅刀”‌。

特朗普宣布暂停对欧加征关税90天,表面是为谈判留出窗口,实则为‌三重布局‌。缓解美国因全球反击承受的经济压力‌;以意大利为突破口,煽动其他成员国效仿‌;将关税战重心转向中国,利用欧洲内部分化孤立中方‌。


意大利的倒戈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利益博弈的结果。意大利国债高达2.96万亿欧元,人均负债5万欧元,美国关税直接威胁其汽车、制药和葡萄酒等支柱产业‌;美国计划对意大利葡萄酒加征25%关税,可能导致2024年出口额腰斩‌。梅洛尼坦言:“要么谈判,要么失业!”‌

梅洛尼的“让意大利再次伟大”口号与特朗普遥相呼应,其反移民政策(非法移民减少61%)亦迎合美国价值观‌;出身底层的她,以极端民族主义吸引民粹支持,甚至公开崇拜墨索里尼以强化“强人”形象‌。

意大利在欧盟决策中日益边缘化。梅洛尼试图通过“亲美”路线重塑影响力,但此举反而暴露其政治短视——意大利对美出口仅占欧盟总量的11%,难以撬动欧盟整体立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声称准备报复清单,瞄准美国农产品和数字巨头‌;默许梅洛尼访美试探底线,匈牙利、波兰等国已显露动摇迹象‌。

美国对华关税已加征至145%,意大利倒戈后,特朗普可调集更多资源对华施压‌。中方需警惕两种风险,美欧若达成协议,可能联合限制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美国借分化欧洲,推动重塑WTO等国际经贸规则‌。

意大利的示范效应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反应:

加拿大与墨西哥‌:北美自贸区成员国或被迫重新站队;

东南亚国家‌:部分依赖美国市场的经济体可能选择妥协‌。


美欧谈判的核心矛盾,法国坚决反对美国农产品倾销;欧盟要求谷歌、苹果等巨头缴纳公平税款‌;德国汽车业能否豁免仍是未知数‌。

梅洛尼若未能争取到实质利益,将面临三重反噬。意大利民众抗议“出卖主权”‌;或被冻结在欧盟关键决策机制之外‌;特朗普历来“弃卒保帅”,意大利恐成谈判筹码‌。

中国的破局之道,加速与东盟、日韩的深度合作;加大对德、法的技术投资,瓦解美国联盟‌;推动“一带一路”沿线自贸区建设,降低对美市场依赖‌。


这场关税战的本质是单极霸权与多边主义的碰撞。意大利的“叛变”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丛林法则下,短期投机可能碾压长期共识。然而,特朗普的“分而治之”策略也暗藏风险——若美欧谈判破裂,美国将彻底丧失全球领导力信誉‌。

最终答案‌:全球贸易秩序的重塑,不取决于一两个“叛徒”,而是取决于能否构建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规则体系。意大利的倒戈或许为特朗普送上“大礼”,但若霸权逻辑不改,这份“礼”终将变成引爆全球经济的“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