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的账本:每月800元养老金,如何活出尊严?

天刚蒙蒙亮,李桂芳就摸黑从床上爬起来。她摸索着打开床头的抽屉,掏出一个磨得发亮的记账本,借着窗外的光,用铅笔头颤巍巍地写下:“6月1日,领养老金800元。

”这是她每个月最踏实的一天,也是新一轮精打细算的开始。

“钱像沙子,抓不住就没了”

李桂芳今年65岁,住在湖南一个山坳坳里。她这辈子没出过远门,最远就是年轻时去县城卖过几回鸡蛋。

老伴走得早,儿子王强在深圳送外卖,一年到头见不着面。每月1号,她攥着那800块养老金,心里像被秤砣压着——这点钱要撑整整30天。

第一笔开销是药钱。她高血压十几年,每天雷打不动吃两片降压药。村卫生所的大夫总叮嘱她不能断药,可一盒药30块,一个月得买10盒,300块钱就这么没了。

“这药医保报销不了多少,都是自费的。”她叹口气,把药盒锁进抽屉,生怕被老鼠啃了。

第二笔是水电费。村里收水电费的人来一趟,她得交100块。为了省电,她白天从不开灯,只有做饭时才拧亮那盏昏黄的灯泡。

家里唯一的电器是个老式电饭煲,外壳都锈穿了,插头用胶布缠了又缠。“煮稀饭不费电,还能保温。”她掀开锅盖,里头飘着几片菜叶子,米粒稀得能照见人影。

剩下500块,掰成两半花。200块买米面油盐,她每天只吃两顿稀饭配咸菜,橱柜里那罐猪油还是去年过年儿子带回来的,她舀一筷子都得掂量半天。

最后200块是“救命钱”,塞在枕头底下,可去年冬天一场感冒,去镇上诊所打了两天吊针,这钱就见了底。

“人老了,连病都生不起。”她弯腰想摘点屋后种的青菜,腰椎突然一阵刺痛——这是年轻时挑稻谷落下的病根。地荒了大半,杂草长得比菜还高。



儿子的500块,压垮两代人

每月15号,李桂芳的手机总会响一声——儿子转了500块钱。这是她最矛盾的时刻。

儿子王强在深圳跑外卖,每天骑电动车钻十几个小时巷子,一个月挣6000多块。

可城里开销大,房租2000,孩子上幼儿园1500,媳妇在服装厂打工挣的钱全贴补了家用。去年孙子肺炎住院,小两口还欠了亲戚1万块。

“妈,这钱您先拿着。”电话里,儿子声音沙哑。李桂芳听着隔壁屋传来儿媳的抱怨:“房贷都没还完,补习班又要交钱,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她攥着手机,喉咙发紧:“强子,下个月别寄了,妈够用。”



她不是没想过靠儿子养老。

三年前,她把家里三亩地交给儿子打理,指望着收点租金。没想到儿媳转手把地租给了别人,钱攥在自己手里。

“妈,城里养孩子贵,这钱先给我们应急。”儿子支支吾吾解释。如今地没了,钱也没了,她连颗白菜都要算计着买。

最让她揪心的是生病。去年夏天收稻谷,她顶着日头干了半天活,突然眼前一黑栽在田埂上。

邻居七手八脚把她抬回家,村医说是脑供血不足,劝她去县医院检查。她死活不肯:“躺两天就好,去一趟医院得花多少?”

其实枕头底下就藏着病历——高血压引发了轻微脑梗,她没敢告诉儿子。



“懂事”成了扎心的刀

村里的老人常聚在祠堂门口晒太阳。老张头掏出降压药,大家就着凉水往下咽,苦得直皱眉。

“你这药不行,得换进口的。”有人念叨。老张头一瞪眼:“国产的30块,进口的120,你替我出啊?”众人哄笑,笑着笑着就沉默了。

李桂芳最怕过节。除夕夜,儿子打来视频电话,小孙子在屏幕里脆生生喊“奶奶”。

她赶紧把镜头转向桌上的红烧肉——其实是找邻居借的肉,拍完就得还回去。儿子夸她气色好,她忍着关节疼笑道:“家里啥都不缺,你们别操心。”

可夜深人静时,她盯着房梁上结的蛛网发呆。屋顶漏雨的地方用塑料布兜着,风一吹哗啦啦响。去年冬天特别冷,她裹着三床被子还打哆嗦,最后把电饭煲搬到床头,靠煮饭的热气取暖。



裂缝里的光

转机出现在今年春天。村里搞“共享菜园”,把抛荒地划成小块,让老人们种菜换米面油。李桂芳拖着病腰认领了一分地,种上茄子辣椒。

收成那天,她抱着两筐蔬菜去村委会,换了10斤大米和两桶油。

镇上最近传来消息,说80岁以上老人能多领200块高龄补贴。李桂芳掰着指头算:“再熬15年就能领了。”说完自己先笑了,笑着笑着眼泪掉进衣领里。



账本最后一页

入秋那天,李桂芳在账本上添了新条目:“9月5日,买止痛膏18元。”字迹比从前更歪斜了——她的白内障越来越重,看东西总像蒙着层雾。

儿子又寄来500块,这次她没退回去。村里正在试点“土地养老”,听说政府要把闲置宅基地统一出租,按月给老人发钱。

她摸着土地证上老伴的名字,心想:“要是真能兑现,或许能多买几盒好药。”

傍晚下起细雨,她蹲在灶台前生火。米缸快见底了,咸菜坛子也空了,但电饭煲里咕嘟冒出的热气,混着柴火味飘满屋子。

远处传来志愿队的锣鼓声——重阳节快到了,村委会要给孤寡老人发棉被。

她把记账本塞回抽屉,突然发现夹层里掉出一张泛黄的纸。那是二十年前儿子写的欠条:“长大后每月给妈妈1000块。”纸角被老鼠啃了个洞,数字模糊得看不清了。

(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为化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