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这页在动!它的爪子刚刚挠了我的手心!”“山洞后面有绿光!是不是小甲龙在眨眼睛?”“快听——书里有沙沙声!像不像恐龙在啃树叶?”“你们喜欢恐龙吗?想不想用小手变出一只属于自己的恐龙?”“当然想,可以变个甲龙吗?”
最近合肥市直属机关幼儿园中四班有点不一样——小朋友们不是在玩积木、画画、讲故事,而是在探秘恐龙!一场轰轰烈烈的“恐龙风暴”席卷了整个班级!从认识恐龙到动手创作,从考古发掘到大胆猜想,孩子们走进了一个神秘又精彩的远古世界,在玩中学,在画中想,在探索中发现。快来围观《恐龙探险队》,看看我们的奇妙旅程吧!
“恐龙”初印象:你好,史前巨兽
在孩子们眼里,恐龙是神秘的、强大的!一张张充满童趣的笑脸,一句句真诚的表达,开启了与恐龙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最喜欢霸王龙,它有大大的牙齿!”
“我喜欢甲龙,它背上像有好多刺,尾巴上还有尾锤。”
教师感悟
孩子都大胆站到镜头前,自豪地介绍自己喜欢的恐龙。一段段生动的小视频,记录下了他们对恐龙的喜爱与理解,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们眼中独一无二的“恐龙朋友”。孩子的表达或许不够准确,但他们眼中那份对“未知”的热情,是最真实的求知开始。
情感共鸣:绘本里的恐龙温柔又可爱
我们一起走进了绘本《你看起来很好吃》,看似凶猛的霸王龙,却展现出温柔的一面,孩子们边听边笑,有的眼睛湿润了——“原来恐龙也会有爱!”绘本不止让孩子认识恐龙,更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爱与陪伴的种子。
教师感悟
绘本带来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情感的触动——原来,“强大”也可以很温柔。
动手动脑:让恐龙“重现”世界
恐龙化石
小小“考古学家”们用黏土一点点勾勒出恐龙骨架的轮廓。
恐龙蛋
画笔与剪刀的结合,剪纸变魔术,一颗颗“恐龙蛋”悄然诞生。
剪纸恐龙
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小恐龙跃然而上,看,它们站起来了。
拓印恐龙
废旧材料变一变,拓印颜料变恐龙,五颜六色的恐龙在对我笑呢。
恐龙投影
孩子们用纸杯自制“投影仪”,在杯底的透明胶带上画出恐龙图案,打开手电,墙面上突然出现一只“大恐龙”缓缓走来,恐龙“登场”了,全场惊呼不断!
教师感悟
动手是表达,动脑是探索,在一剪一画、一光一影中,孩子们也在“构建”自己的世界观。一次次手工尝试,一次次实验调整,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思,真正做到了——“动手+动脑”,玩出科学力!
探秘考古:我们真的是“挖掘家”
沙池区变身“化石发掘现场”!拿起“工具”,孩子们在细沙中小心翼翼地寻找“恐龙化石”。每一块“发现”都让他们欢呼雀跃,那是一份来自亿万年前的“惊喜礼物”!
教师感悟
小小“考古学家”们用铲子、筛子奋力挖掘,仿佛沙池中藏的不止“化石”,还有孩子们在全神贯注中的专注力与成就感。
创意爆棚:恐龙涂鸦大作战
在户外阳光下,恐龙们也玩起了“变装秀”!墙面上、透明膜上、石头上——到处都是孩子们创作的“恐龙世界”;小手一挥,涂鸦出脑海中的奇思妙想,艺术与自然在这一刻无比和谐!
教师感悟
墙面、膜片、石头都成了画布,孩子的想象力,只需要一点空间就能无限扩展。
脑洞大开:关于恐龙的奇思妙想
“恐龙为什么灭绝了?”“如果恐龙还活着,它们能不能当宠物?”“恐龙会不会变成现在的鸟?”
恐龙会进化成什么?
假如恐龙复活了!
恐龙为什么灭绝了?
教师感悟
我们听见孩子们眼睛里的星辰大海,在一个个天马行空的猜想里,科学的种子悄悄种下,未来的梦想,已经启程!
家校携手:共建恐龙世界
别以为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讲述都是“临场发挥”——他们在家早就练习过啦!一段段精彩讲述的背后,是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制作道具、认真彩排的温馨时光。
我们的“侏罗纪公园”沙盘造景也离不开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形态各异的恐龙模型,来自爸爸妈妈的用心准备;沙、石、绿植,一景一物,是家长、孩子和教师共同“布景”的成果,构筑出孩子心中真实又梦幻的恐龙家园。
还有家长带来恐龙科普图书、绘本,与大家分享恐龙的冷知识和趣事;更有“专家型”家长走进课堂,带来一场生动的恐龙小讲堂,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问题一个接一个,课堂秒变“科学现场”。
教师感悟
一场恐龙探险的背后,是孩子在园中探索、在家中延伸、在亲子陪伴中成长的真实缩影。感谢每一位家长的支持与参与,让这段童年时光,变得更加丰盈而有力。教育不止在课堂,家庭的力量让孩子的探索更深入、体验更完整。
《恐龙探险队》不仅仅是一次游戏,它是一次关于自然、历史与艺术的综合游戏活动;在玩中学、学中思,孩子们学会了观察、表达、动手、合作与探索,每一步脚印,都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恐龙虽然远去,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正在悄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