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从来都是个放大镜,聚光灯下,有人乘风破浪,有人却在浪头里翻了船。
尤其是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星二代,背靠大树好乘凉,起点比普通人高了不知多少。
可这高起点,既是加持,也可能是包袱。
提起张思乐,可能很多人会先想到她爸张光北——那个在《亮剑》里把李云龙衬得更硬气的丁伟。
光北老师演技扎实,荧幕形象深入人心,女儿张思乐自然也继承了点艺术细胞。
小时候她就跟着爸妈混迹片场,耳濡目染,对表演有种天然的亲近感。
张思乐早年在影视圈也算小试牛刀。
她参演过他爹张光北主演的电视剧《特殊行动》,饰演了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演技不算惊艳,但中规中矩,起码没给爹丢脸。
后来她又在《觉醒年代》里出演“高中生张曼玲”一角,虽然戏份不多,但表现得还算自然,没让人觉得“硬塞”。
可说实话,她的颜值和演技,都不算特别出挑,属于那种观众看完不会特别记住的脸。
可能正是因为在演员这条路上没找到太大突破,张思乐后来选择了一条更低调的路——回母校中国戏曲学院任教。
现在的她,更多是在幕后发光发热,教书育人,把自己的经验传给下一代。
偶尔在社交媒体上,她也会分享些生活点滴,状态看起来挺平和,没了当初在镜头前的那点锋芒。
说起来,张思乐的选择其实挺明智,演艺圈竞争残酷,颜值、演技、资源,缺一不可。
她没能在荧幕上大红大紫,但转到幕后,靠专业吃饭,也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毕竟不是每个星二代都能像王骁那样,把“星二代”标签彻底撕掉。
吴羽卿
再来说说吴羽卿,吴刚的儿子。
吴刚是谁?《人民的名义》里沉稳老练的达康书记,《狂飙》里让人又爱又恨的徐江,这演技,教科书级别。
吴羽卿作为他的独子,从小就没少沾老爸的光。
吴刚在圈里人脉广,资源多,儿子想进娱乐圈,门路自然是现成的。
吴羽卿的处女作就是他在《狂飙》里的客串。
演了个小混混,饰演角色陈书婷儿子、高启强继子高晓晨。
但观众的评价却很直接:“演得太浮夸,像是硬塞进来的。”
他的演技,确实还没到能让人信服的地步。
现在的吴羽卿,曝光度明显低了不少,偶尔能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他分享些生活日常,像是健身、旅行,日子过得挺滋润。
但在演艺圈,他似乎还没找到自己的节奏。
陈月末
陈月末的爹是陈宝国,国家一级演员,演技派天花板。
从《大宅门》到《汉武大帝》,陈宝国的每一个角色都让人拍案叫绝。
陈月末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对表演的理解肯定比普通人深几分。
陈月末的演艺之路,其实起步不晚,他参演过《正者无敌》,饰演了个年轻军官,角色不算重,但演得还算稳当。
后来他又在《老农民》里挑了大梁,演了个有情有义的农村青年。
这部剧里,他的表现其实挺亮眼,情绪拿捏得不错,接地气的表演让人觉得他有点潜力。
可惜,这部剧的热度不算高,陳月末也没能借此一炮而红。
再后来他参演了《山河月明》,饰演朱棣的儿子朱高炽。
这角色其实挺有发挥空间,可惜剧本本身拉胯,剪辑乱七八糟,陳月末的表演也没能救场。
观众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觉得他演得真诚,有人却觉得他“差点意思”,总差口气。
现在的陈月末,依然在影视圈低调打拼,接戏不断,但始终没到“爆”的地步。
可能是因为长相不够偶像派,也可能是因为演技还没完全开窍,他在圈里的存在感,远不如他爹当年的影响力。
不过陈月末的心态似乎还不错,踏踏实实拍戏,没啥绯闻,也没见他拿“星二代”身份炒作。
这样的低调,或许是好事,起码不会因为“吃相难看”被观众吐槽。
张可盈的妈是张凯丽,《渴望》里的刘慧芳,国民度爆表。
张可盈从小在艺术氛围里长大,唱歌、跳舞、表演,样样都学过。
她参演过《幸福到万家》,饰演何幸运的妹妹何开心,角色不算核心,但有几场情绪戏,给了她不少发挥空间。
除了电视剧,张可盈还试过音乐剧和综艺。
她在音乐剧《阿尔兹记忆的爱情》里担纲女主,舞台表现还算可圈可点,但毕竟音乐剧的受众有限,没能让她大范围出圈。
在综艺《我就是演员》里,她的表现也引发争议,有人觉得她态度认真,有人却觉得她演技青涩,情绪表达不到位。
更让人唏嘘的是她在《老酒馆》里的客串 ,剧里她演了个小角色,本来是想借着妈的关系刷点存在感,结果演技被吐槽“尬”,观众直言“像在演小品”。
这几年,张可盈的曝光度越来越低,新作品几乎没有,社交平台上虽然还在更新,但讨论度寥寥。
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星二代”,如今却渐渐淡出视线。
王骁
王骁是这个星二代里的“优等生”,王骁的妈是王馥荔,爹是王国辉,圈里知名的制片人。
王骁的起点,简直不要太好,可他偏偏没靠爹妈,自己一步步走出了条硬核演员路。
早年间,王骁的资源也不少,但大多是小角色。
比如《白鹿原》里的黑娃,戏份不多,但他演得活灵活现,土匪的痞气和义气拿捏得恰到好处。
后来,他在《县委大院》里演了个基层干部,接地气的表演让人完全忘了他的星二代身份。
去年凭借着电影《三大队》,拿下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王骁的演技,有种“润物细无声”的高级感。
他不靠颜值吃饭,也不靠夸张的表演博眼球,而是用细节把角色立住。
观众看他的戏,压根不会想到“星二代”这回事,只会觉得“这演员真行”。
现在的王骁,戏约不断,口碑爆棚,早就撕掉了“星二代”的标签,成了演技派的中坚力量。
说到底,星二代的光环,既是助力,也是压力。
资源能让他们站上舞台,但能走多远,还得看自己。
演技、态度、选择,每一步都得稳。
那些“吃相难看”的星二代,往往是急于求成,忘了打磨自己,结果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而像王骁这样,踏实磨练,终能脱颖而出。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