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仅10毫米左右的止血夹,年产值达数亿元——这样的“细活儿”是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微医学”)的核心竞争力。南微医学产品畅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90%海外收入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小小夹子不仅打破了国外产品对止血夹的长期垄断,而且性能远优于进口产品,价格不到其1/4,不仅降低了手术操作难度,还减轻了患者负担。其止血夹产品市场份额占据全球超30%。

正因市场占有率颇高,这一领域的专利纠纷也不足为奇。南微医学在止血夹领域遭遇国内外多重挑战。


图片来自南微医学官网

专利布局情况

南微医学在止血夹领域拥有核心专利 “一种止血夹”,专利号为 ZL201410222753.7,该专利于2014年5月23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2015年11月18日授权公告。并且申请了PCT,专利族涉及EPO、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德国等。

这项专利从设计上突破了国外医疗器械巨头的技术框架,其结构设计具有多重优势,曾获得首届江苏专利金奖。

国内遇三次专利无效挑战

作为国产替代产品,南微医学产品在国内也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其产品销售至全国6000余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覆盖率达到了55%以上,有效降低了内镜诊疗费用。

针对国内市场专利侵权情况,南微医学发起多次专利诉讼。2020年7月,南微医学起诉诸暨鹏天医疗器械公司专利侵权,索赔100万元。宁波中院一审认定侵权成立,判决鹏天公司赔偿15万元;2022年9月,南微医学起诉中科盛康侵权,索赔550万元。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中科盛康赔偿70万元,但后者上诉至最高院,案件仍在审理中。

因专利诉讼,南微医学也遭遇了三次专利无效狙击。

第一次无效:(2020年,诸暨鹏天公司提出):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8基础上维持有效。


行政诉讼争议:诸暨市鹏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不服上述决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曾认定专利缺乏创造性,判决撤销被诉决定并判令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新作出审查决定;国家知识产权局、南微医学均不服,向最高院提起上诉,最高院二审推翻该结论,最终确认专利稳定性。

第二次无效(2021年,鹏天公司再次提出):仍维持有效性。


第三次无效(2022年,中科盛康提出):2025年4月最新决定显示专利维持有效。


国外遭专利诉讼狙击

根据2021年南微医学公告,美国波士顿科学集团公司及其旗下公司自2018年11月以来,凭借其专利壁垒,在美国及德国多次发起对公司止血夹产品的专利侵权诉讼。

南微医学称,其拥有规范成熟的新产品上市前专利侵权风险检索和分析流程,涉诉止血夹产品于2020年初在德国上市前,经过公司内部以及中国、美国和德 国等地多方专利服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侵权风险检索分析,结论是涉诉产品与涉诉专利存在明显的技术区别,侵权风险较低。

南微医学团队认为涉诉产品有不侵犯相关涉案专利的合理基础,但考虑到法律制度差异、域外诉讼的旷日持久以及对司法资源的耗费等因素,公司与波士顿科学集团公司推动和解谈判,最终双方签署了《和解与许可协议》,规定相互许可各自相关止血夹专利,许可期为5年。在2022年至2026年期间,南微医学需要向波士顿科学支付240万美元/年的专利许可费。

南微医学通过专利无效抗辩和国内外诉讼博弈,巩固了止血夹技术的市场壁垒。其专利布局覆盖中、美、欧等主要市场,并通过许可协议实现与行业巨头的利益平衡。其专利布局情况与专利纠纷应对策略为国内创新企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高沃知识产权为您提供从申请到诉讼一站式服务,全方位为您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来源 | 北京高沃知识产权(ID: gaowoip-com)

编辑 | 北京高沃知识产权(ID: gaowoip-com)

声明 | 部分图文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