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07年安徽小伙齐国君去美国办入境手续时,工作人员问他为啥来美国,他说 “去比尔・盖茨家吃烧烤”,把工作人员听得直羡慕,谁能想到,这事儿只是他 “开挂” 人生里的一个小插曲。



他大学念的是中科大,在校期间拿到了本科生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郭沫若奖学金,这可是实打实的学霸证明,读博士的时候更厉害,用了 7 年半时间,同时拿下国内和国外两所大学的博士学位。

参加工作后,他一边在IBM搞技术研发,一边在佛罗里达大学当讲师给学生上课,两边的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后来还成了华为首席AI科学家,一手创办OPPO西雅图研究中心,十年时间就在AI圈成了顶级大佬。



如今这个全球关注的中国男人,突然决定离开待了15年的美国,他到底经历了啥,又为啥要走呢?

去比尔・盖茨家吃烧烤?

2007 年,美国海关上演了挺有意思的一幕,一个中国小伙子带着点口音的英语,一本正经地跟签证官说:“我要去比尔・盖茨家吃烧烤。”



这话一出,签证官当场愣在原地,心中满是怀疑难不成这是遇到骗子了?

结果签证官拿着邀请函反复看了好几遍,吃惊地发现,这小伙子说的居然是真的,小伙子叫齐国君,当时是中科大硕士,马上要去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



而那场听起来像是 “烧烤” 的活动,实际上是比尔・盖茨组织的顶级饭局,这场饭局可不简单,全球范围内只邀请了50个计算机领域的顶尖高手,全亚洲仅有10个名额,齐国君就是其中之一。

谁能想到,如今站在西雅图豪宅里,与科技大佬们交流的朴素小伙,当年高考时差点就与人工智能领域 “擦肩而过”。



2001 年,齐国君一心想进中科大生物系,结果就差 0.5 分没达成目标,无奈被调剂到自动化专业,刚开始他心里很不乐意,毕竟这不是自己的首选专业。

但人生的转折往往就藏在不经意间,在自动化专业的学习中,齐国君逐渐发现了其中的乐趣,自动化专业需要学习大量的数学知识,而数学恰恰是他的强项。



随着学习越来越深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相关课程让他接触到了全新的领域,就像走进了一个从没见过的世界,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启发,慢慢的他发现自己对人工智能越来越感兴趣。

大学四年里,齐国君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他不仅将专业知识学得透彻明白,更是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拿到了中科大本科生的最高荣誉 “郭沫若奖学金”。



要知道,这个奖学金每年仅有15个人能够获得,这无疑是对他大学四年努力的高度认可,正是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为他敲开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大门,也让他误打误撞地闯进了科技大佬的社交圈。

AI大佬职场狂飙

博士毕业后开启了 “职场开挂模式”,在IBM沃森研究中心那段日子,他堪称 “人机沟通翻译官”—— 左手捣鼓早期自然语言处理系统,让机器从 “只会蹦单词” 进化到 “能接话茬”。



右手拎着黑板擦站上佛罗里达大学讲台,把工业界摸爬滚打的 “实战秘籍” 全揉进课件,学生们课后直感慨:“听齐教授讲课,比玩《模拟人生》还刺激!”

2017年他带着 “搞大事” 的狠劲儿跳槽华为美国研究中心,一上任就甩出王炸 —— 牵头搞出 “TrafficGo 智慧城市系统”。



这东西对城市交通来说特别管用,就跟给交通系统装了个聪明的脑袋一样:实时扒拉路口摄像头数据算流量、自动给红绿灯 “发号施令”,甚至能提前30分钟预判哪条路要 “闹脾气” 堵车。

在洛杉矶、休斯顿落地后,早晚高峰堵车时长直接砍半,当地司机竖起大拇指:“这中国AI,比星巴克提神咖啡还管用!”



他也凭这项目抱回华为 “总裁奖”,颁奖台上捧着水晶杯直琢磨:“当年在实验室焊电路板的手,如今竟能操盘城市交通网。”

2019年他在OPPO西雅图研究中心搞了个新动作 ——搭建 “多模态数据处理” 实验室,说直白点就是给手机增加多种感知能力,比如你拍一张油焖大虾的照片,手机能立刻变成 “吃货助手”,马上推荐菜谱。



你皱着眉说 “方案又被打回”,手机立马切换 “治愈模式” 播起轻音乐,他带团队打磨出的模型,让智能手机从 “按键打工仔” 摇身一变成 “贴心小管家”。

连硅谷那帮老牌工程师都酸溜溜感慨:“中国 AI是真能处,说让机器懂人心就真懂!”



放弃百万年薪回国搞科研

当硅谷还在为这位AI大佬的跳槽史津津乐道时,齐国君又甩出一记王炸 ——2022年西湖大学捧着 “橄榄枝” 找到他时,这位正在OPPO西雅图实验室捣鼓虚拟人项目的大神,正处在职业黄金期。

领着百万级年薪,管着30多人的国际团队,办公室落地窗能直接俯瞰雷尼尔山雪景。



但西湖大学招生办主任怎么也没想到,这位 “大神” 开口第一句话竟是:“给我一年时间把项目闭环,不然带着半拉子工程回国,我丢不起这人。”

就这么让西湖大学等了整整365天,2023年他终于带着满脑子 “硬核想法” 杀回国内,在西湖大学走廊挂出 “MAPLE 学习实验室” 的铜牌。



明眼人一看这研究方向就知道他要搞大事 —— 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虚拟人技术,随便拎一个都是 AI 界 “能让人头秃” 的硬骨头。

他跟媒体打比方:“别人搞科研像在菜谱里挑菜炒,我就想自己开垦块试验田,种点没人见过的作物” ,实验室官网那句 “知行合一,突破知识边界”,被他翻译成内部黑话:“少扯虚的,代码跑通才算数。”



最让人震惊的是他组团队的画风 —— 别的实验室招兵买马靠待遇,他靠 “画饼”:从MIT挖来的计算机视觉专家,放弃了波士顿近郊的别墅,从谷歌挖来的算法大牛,推掉了亚麻的升职邀约。

甚至有刚拿绿卡的博士后,跟着他从零开始搭实验室,有次聚餐时有人问为啥跟他回国,这帮 “狠人” 抢着接话:“在硅谷写代码是给老板换跑车,在这儿写代码是给人类开脑洞,你说选哪个?”



现在实验室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穿着印有 “干就完了” 字样文化衫的工程师,围在虚拟人模型旁边争得热火朝天,有人指着模型说:“你看这微表情太不自然了,比演员演得还生硬!”

“得让虚拟客服能听懂‘我有点不开心’这种九曲十八弯的人类语言!”



而齐国君每天雷打不动做两件事:上午在黑板写满数学公式,下午搬着折叠椅坐在调试台前,看团队跟代码 “死磕”。

他在 B 站直播时总说:“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把‘ Impossible’拆成‘ I’m possible’,先拆成小块,再慢慢拼成大图。”



从2001年被调剂到自动化专业的 “倒霉蛋”,到2023年在西湖大学走廊疾走如风的 “带头大哥”,他办公室墙上始终挂着张泛黄的纸条 —— 那是当年比尔・盖茨晚宴上的座位卡。

有人问他留着干嘛,他咧嘴笑:“这玩意儿比勋章好使,时刻提醒我:人生没白走的路,哪怕当年多考 0.5 分去了生物系,现在说不定正对着显微镜发愁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