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数论理论体系一些问题的说明002
本文接着上一篇文章继续谈。
2、关于奇数和偶数正确的数学式的表示问题。
网上只要一查“奇数偶数”,这种不读责任的说法到处都是,几乎就是泛滥成灾了。
“奇数可以用2K+1(K是整数)表示,偶数用2K表示。”
我多次在网上查来源和最早的出处,“百度搜索”或AI告诉我:
“没有来源,公认俗成,大家就这样表示。”
“来源权威资料。”问是哪些权威资料?它不回答了。
最要命的一次是,它说:“最早来源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这个回答立马把我吓尿了!如果两千多年前的欧几里得能用2K+1表示奇数,就不会有今天我们这么多所谓的“数论”研究了。
我知道如果真是这样,欧几里得就有了“正整数空间的概念”,数论就和他的《几何原本》一样了,自然数就成了用“初等的方法研究”了。那后来也就不会让高斯、欧拉等等那些大数学家们费力气的研究数论了。
继续问百度搜索:“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里面有没有用2K+1表示奇数?”
它回答了许许多多,结果是“根本就没有”!
所以使用AI和“搜索”也要慎重。
其实用等差数列2K+1(K为整数)和用2K表示偶数,在没有确定“正整数空间”的前提下,是严重错误的,是不符合数学逻辑的,是误人子弟。我向有关部门多次反映也没结果。这些人也太不负责了,没有一点社会责任感。
为什么是错误的?请看我有关文章,在这里就不占用版面了。
本质是他们剽窃,但是抄文章都没有理解,剽窃都不会抄完。就这么蠢!
3、关于网上一些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和证明“孪生素数对猜想”盗用“正整数空间”的概念问题。
要证明这两个猜想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2N+A空间里的奇数数列2N+1和偶数数列2N+2 (可以变形成其它形式而维数2不能变)。但是前提是必须注明是在“正整数空间”2N+A里面,使用两个等差数列表示全部正整数,从而封闭其它数列不能进入,这时所有的数才会有一个固定的位置N。但是他们不敢这样使用,就是对数学思想的剽窃。
我对文章进行了举报,没有处理他们反而我的文章不见了。
第三,关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里面的几个概念
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讲,前提上你们看过我的文章《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终极版》。
空间表格如下
在研究数论时,选定了空间后做这种表格很重要。
确定使用“正整数空间”的2N+A空间,这个空间用2N+1奇数数列表示全部奇数,其中包括除2以外的全部素数。用数列2N+2表示正整数中的全部偶数。
我们就会看到全部偶数都是奇数的两个数的收尾相加,随着数字的增大,相加数对的数量是这个偶数的一半(近似表示)。
我们看到其中就有素数对。
随着项数N的增大,素数所占的百分比在降低,也就是密度在降低,但是素数的总数是增加的,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是“减少”和趋近于零。他们是受x/LNx的影响。这个定理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不要使用。
也就是说随着偶数的增大,素数也是增多的,而两两相交的素数对的趋势是增大,仅仅是速度变慢了,而不是减少,趋近零或没有两个素数相加。
今天讲到这里,下次见。
下次我们讲素数对的产生原因,比如数差为2、4、6、8……,还有素数级数为何有无穷多?
再有就是“黎曼猜想”就是寻找素数在自然数里面分布规律的,如果有简单的方法可以找到这个规律,为么非要用复杂的方法去寻找?甚至可能今后几百年都解决不了的“黎曼猜想”(甚至永远都解决不了)去解决素数的分布规律?这些人不是沽名钓誉和骗子吗?
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