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新涛)4月20日,位于泾阳县王桥镇的郑国渠渠首遗址区迎来了首批参观游客。
郑国渠首遗址区位于泾阳县王桥镇木梳湾村,整个开放区域以"郑国渠再现——寻迹古渠首"为主题,通过“再现千年古渠、再现沃野大集、再现水域花海”等几个板块,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渠首文化、花海奇观和沃野诗意。
郑国渠渠首遗址区深度融合水利文化、非遗传承与生态观光,推出“水利游乐场”“非遗市集”“秦腔曲艺展演”等多元业态,围绕泾阳特产、美食小吃、文创产品、时光记忆小铺等打造拥有80余个特色展位的文化消费生态圈。将于五一长假期间特别策划推出非遗剪纸走秀、杂技、秦腔展演、乐器独奏等30余场限定节目,让游客在古今交响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水利基因与农耕密码。
据了解,战国末期的秦王赢政元年(公元前246年),韩国以“疲秦弱秦”之计遣水工郑国入秦献策,秦王采纳引泾灌田之议,前后历时十年艰辛修筑,终成古代大型灌溉工程一郑国渠,疲秦之计反成强秦之策,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坚实基础。自秦之后直至近代的两千多年来,随着渠口下切,渠首上移,历代都对引泾灌溉工程进行了修缮改造,各个时期的多处古渠及郑国渠口、拦河坝、故道遗址等形成“天然水利博物馆”。1996年,郑国渠首遗址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成功申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体现中国古代水利智慧和展示中国农耕文明演进的活态文化遗产。
本次郑国渠遗址区的开放试运营,是政企携手、协同发力的成果。泾阳县与国内知名文旅品牌运营商西安永兴坊文化产业集团达成合作,充分依托郑国渠首遗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凭借“策划规划—品牌包装—招商执行—推广宣传”的全链条专业服务能力,以“遗址保护与文旅经济双轮驱动”为核心理念,持续探寻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创新路径。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构建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旅新生态。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