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如植物状态、最小意识状态)患者常被称为“被困于躯壳中的灵魂”,传统治疗手段效果有限,患者家庭承受着巨大的情感与经济压力。传统上针对植物人的促醒治疗手段非常多,主要有药物、高压氧、周围电刺激等等,疗效却差强人意。诸多研究发现高位颈段脊髓电刺激术可能成为治疗慢性意识障碍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内外多家医疗机构已陆陆续续开展此项技术,脊髓电刺激(SCS)作为一种创新神经调控疗法,通过精准电刺激激活大脑网络,为患者带来意识恢复的曙光。
今年38岁的男性李某(化名),于3月前脑外伤后至今仍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面对这样的结果,家属百感交集却又束手无策。经多方了解,最终找到了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王涛主任团队。
入院时GCS评分为7分,CRS-R评分为11分。综合术前临床表现、CRS评分、脑电综合评估患者为微小意识状态。术后患者意识状态明显好转,CRS-R评分提升至20分。术前王涛主任昏迷促醒团队对李某脑功能及意识情况进行了完整详细的多模态评估,发现患者存在微小意识。在征得家属同意,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顺利实施了高颈段脊髓电刺激术,为患者苏醒带来希望。3月18日,手术成功完成,目前李某较术前自主动作增多,可自主眨眼。
SCS如何“重启”大脑?
SCS通过高位颈髓节段硬脊膜外隙植入电极,释放特定频率的电脉冲刺激,其作用机制包括:
- 神经环路激活:刺激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促进大脑皮层与脑干间的信息传递;
- 脑血流改善:增加脑部血氧供应,修复受损神经功能;
调节交感副交感神经、提高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率、改善神经电生理指标等可能机制,促进意识恢复。
王涛主任表示:脊髓神经电刺激手术的患者评估过程至关重要。“60%患者筛选,40%手术及术后管理”。昏迷患者,尤其是“植物人”患者能否被促醒,除了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科学严格的评估,其促醒的时间窗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在较佳治疗时间窗内进行促醒治疗,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经系统评估后,需在恰当的时机介入其他治疗方式,拖延的时间越长对患者越不利。
目前,国内外各大神经外科中心已开展了数百例SCS促醒治疗,安全性得到验证。此次SCS促醒手术顺利完成,标志着市三院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技术进展。开展SCS植物人促醒手术,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术前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该治疗。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更多昏迷患者将有机会获得有效治疗,恢复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我们期待,用科学的力量唤醒每一份生命的希望。
王涛,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现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学会青年委员,陕西医学会保健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专业方向: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外科治疗,如帕金森、特发性震颤、美杰综合征、扭转痉挛等,各种顽固性疼痛的外科治疗;如带状疱疹后遗痛,癌痛,糖尿病足的外科调控治疗;长期昏迷患者的外科促醒治疗;立体定向各类脑深部病变的活检、清除手术。
门诊时间 :每周二上午
如需了解更多脊髓电刺激术
或其他神经外科诊疗信息
西安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