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可能扩军为64队的传闻已流传多时,直到日前南美洲足联正式提交2030年世界杯扩军方案,将这看起来如天方夜谭的构想带入了现实世界。然而,这份充满野心的提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欧足联、亚足联、中北美及加勒比足联均公开反对。关于世界杯扩军的争论,已成为足球世界各方利益博弈的缩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如何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最优解,成为国际足联亟待破解的难题。

欧洲、亚洲、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三大足联明确表示反对

南美足联主席多明格斯近日在该组织第80届全体会议上正式提议,将2030年世界杯扩容至史无前例的64队规模。“我们坚信,这届百年庆典将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议64支球队参加这次在三大洲同时举办的世界杯。这样各国都有机会体验一场全球盛会,不会被排除在这场庆典之外。”

2030年世界杯将由六国合办,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是联合举办国,而南美三国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各举办一场小组赛揭幕战,以此致敬世界杯百年诞辰。


原本南美四国准备申办2030年世界杯,最终仅由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获得三场小组赛承办权,显然不能满足南美足联的胃口。

耐人寻味的是,南美足联此前对于仅获得三场小组赛举办权的安排,表现出了令人意外的克制。因为按照相关规定,这一安排会使他们在后续八年里无缘申办权竞争。如今看来,这或许正是南美足联此番提出扩军诉求的重要伏笔。多明格斯毫不掩饰地提出,希望将承办权从每个国家仅一场小组赛,扩展至整个小组赛首轮赛事。其背后的意图十分清晰:通过增加承办场次,创造呈指数级增长的经济收益。

然而,这份提案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与2017年国际足联决定将2026年世界杯从32队扩军至48队时所达成的全球共识截然不同,2030年扩军为64队的提议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声浪。其中,比赛场次大幅增加是争议的焦点所在。若该提议得以实施,世界杯比赛场次将从1998年至2022年间的64场,直接翻倍至128场。

欧足联主席切费林态度坚决,坦言“这主意非常糟糕”。亚足联主席萨尔曼则发出警告:“若规则持续松动,未来不仅可能扩至64队,甚至有人会要求增至128队。届时世界杯将彻底失控。”中北美及加勒比足联主席维克多·蒙塔利亚尼的批评更为尖锐,他直言增加男足世界杯参赛队伍数量对赛事本身、国家队、俱乐部、联赛以及更广泛的足球生态系统毫无益处。蒙塔利亚尼强调道:“我们甚至还未开启全新的48队参赛的世界杯,扩军64队根本不该被提上议事日程。”

足球弱国梦想出线,精英球员苦不堪言

虽然扩军提议由南美足联提出,但很难说这背后没有国际足联的鼓动。从国际足联的立场来看,世界杯继续扩军蕴含着诸多潜在利好,巨大的经济效益无疑是左右决策的关键因素。

对于那些原本难以入围世界杯的球队,扩军意味着将获得更大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这样的国家和地区足协构成了因凡蒂诺在国际足联内部政治支持体系的重要基石。以非洲各协会为例,它们在因凡蒂诺的当选与留任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经济并不富裕的国家和地区,世界杯扩军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晋级世界杯能为囊中羞涩的足球协会打开盈利之门,球员和俱乐部也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因凡蒂诺强力主推的新世俱杯将令欧洲豪门俱乐部多踢三到七场比赛,精英球员们的负担已近极限。

然而,扩军带来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尤其对于职业联赛发达的地区,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当世界杯扩军为48队时,各参赛队就已增加一场比赛,总场次攀升到104场;若进一步扩军至64队,比赛场次势必会增加,赛程也会进一步扩容,精英球员们承受的压力将突破极限。

以今年为例,欧洲顶级俱乐部最多将多踢四场欧冠比赛,扩军后的世俱杯则多出三到七场比赛的负担。英超俱乐部单赛季的总比赛场次最高可超过75场,如果再算上五个国际比赛日窗口的10场国家队比赛,精英球员们的身体负荷令人担忧。

目前,球员罢工的可能性已成为公开讨论的话题,国际职业足球运动员联合会等机构更是对国际足联单方面扩充赛程的行为采取行动。近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0%的球员认为当前赛程导致疲劳情况和伤病显著增加。规模更大的世界杯只会雪上加霜。无论是比赛场次增加,还是随国家队征战时间延长,都在不断挑战球员的极限。

进一步扩充赛程,无疑会使足球弱国的诉求与顶级俱乐部、联赛的利益产生激烈碰撞。强烈的反对声或许会促使国际足联在批准扩军计划的决策前,进行更为审慎的考量。回顾国际足联近年来的行事风格,不难发现其利益重心往往倾向于经济层面,与顶级俱乐部和精英球员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精英球员对充足休息时间的迫切需求,与那些渴望在世界杯舞台上一展身手的球员诉求,究竟孰轻孰重,难以简单定论。但可以预见,足球大赛赛历进一步扩张,必将引发更激烈的争论,甚至可能让足球世界的强弱两端发生公开的对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