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一生钟情一人,却找了4个情人
蔡晓光从少年时代爱上周蓉,直到中年才有幸和周蓉成为夫妻。
但是周蓉却只给了他很短暂的幸福,便离开他去了法国。
当年周蓉决定离开他去法国寻找女儿时,蔡晓光非常心痛。
自己等了那么多年的白月光,就这么轻易的“抛弃”了自己。
在接下来的12年时间里,他失眠过,也痛苦过,还曾酗酒。
在他的人生中,除了母亲离世,那就是周蓉的离开最让他伤心了。
当时的他已经没有什么亲人,父亲早就离世,继母也随之而去,同父异母的妹妹成了军队的小文艺兵,况且他们从小就不怎么亲。
在蔡晓光无依无靠的日子里,没有亲人的陪伴,也没有爱人的相伴,他只能去找光明来开导自己。
男人内心的苦,总是不善于向身边的人倾诉。
光明的佛法开导了蔡晓光,蔡晓光也很快从痛苦中再次爬起来,他要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当年父亲被打成反派,他也受到牵连,他再也不愿走父亲的老路,而是转战文艺方面。
做了导演的蔡晓光,身边围绕着很多女人。
他如果想要生孩子,有大把女人愿意为他生。
可他是原则的,他知道自己身边女人的德行,也不想随便生孩子。
如果生下孩子,女人离自己而去,那么这个孩子不就成了当年的自己吗?
再说,他爱的是周蓉,他需要的是爱的结晶,而不是任意一个女人所生的孩子。
在蔡晓光看来,父母有爱,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虽然在等待周蓉从法国回来的12年间,他找过4个女人,其中一个是一夜情,另外三个也不是有夫之妇,这是他的原则。
对于他和周蓉的爱情,他忠而不守。
周蓉回国之后,已经过了生育年龄,蔡晓光也甘愿一生无子
他被周蓉的魅力和仗义所吸引,周蓉是拯救他灵魂痛苦的唯一一个人,他宁愿不要孩子,也要守护这段婚姻。
蔡晓光这一生太苦了,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和爱人分离,只有老年的幸福是他坚持了半辈子等来的。
他讨厌父亲的见异思迁,喜新厌旧,讨厌父亲忽视自己。
所以他宁愿孤独也要守住一个爱人,他不随便生孩子,也算是在治愈少年的自己。
梁晓声在《人世间》里,有一段话,很打动人:“走得越远,见识越多,认识的人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人这一辈子,你真的在意的,同时又在你的人,就那么几个,这几个人,就是你全部的世界。
三两知己,爱人在侧,父母康健,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已经是中等偏上的人生答卷了。”
所以蔡晓光即使一生无子,可他能收获周蓉这样的爱人,秉坤这样的朋友,也算是人生的幸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