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喊你减肥”这事,有人对此感到疑惑,甚至出现极端看法。
有人从经济利益角度揣测,认为这是部分大型食品企业或健身产业集团的市场操控手段”,意在通过政策导向挤压传统食品企业或小型健身机构的生存空间,为健康食品企业或垄断性健身集团谋取利益。
也有人从社会控制角度无端质疑,认为提倡减肥是为了消耗民众精力,甚至是变相进行社会阶层筛选。
但这些观点毫无事实依据,更多是无稽之谈。实际上,提倡减肥有着多层面的复杂原因,既关乎国家战略与公共利益,也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III
如今,肥胖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挑战。
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超过50%,学龄儿童中达19%。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与多种慢性疾病紧密相关。它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和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果肥胖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大幅增加患病风险,威胁人口质量提升,影响社会人均预期寿命的提升。
除了对个人寿命的影响,肥胖相关疾病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有研究显示,若不采取有效干预,到2030年我国成年人中肥胖超重率将达70%,导致的医疗费用将达4180亿元,占全国医疗总费用的22%,这无疑会给医疗卫生体系造成极大压力,影响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进而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III
肥胖问题与粮食消耗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随着肥胖率的上升,人们对高热量食物的总体需求也在增加。
而生产这些高热量食物,如肉类、加工食品等,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资源。以肉类生产为例,每生产1公斤牛肉,大约需要消耗7 - 10公斤的谷物饲料。
如果肥胖人群持续增多,对肉类等食物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无疑会加重粮食供应的压力。
在全球粮食市场不稳定、局部地区粮食危机时有发生的大背景下,从长远角度看,控制肥胖率,引导民众合理饮食,有利于降低对高热量食物的过度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供应的潜在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III
健康是需要摆在第一位的,对工作效率也是一样。
肥胖可能使人易疲劳、工作效率降低,也会影响到出勤率。若全民健康体重得到改善,劳动效率提升,将增强经济活力。比如14亿人每天效率提升1%,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对个人的益处来说,这点只能希望企业遵循“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传统观念中存在“以胖为福”等认知,现在又有些人以瘦为美——注意,这个瘦是瘦成干似的不健康状态。
而部分人群又缺乏科学体重管理观念,如今提倡减肥,利于引导民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建立“体重银行”概念,破除错误观念,这是社会文明进步与健康意识提升的体现,也是一场关乎全民福祉的 “健康革命”。
它既是应对肥胖相关疾病的医疗防线,更是提升社会劳动效能的长远投资。那些将其曲解为资本操控或权力干预的言论,既忽视了政策背后的科学依据,也低估了一个国家对国民健康的责任担当。唯有以理性视角审视肥胖问题,以科学态度参与体重管理,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健康与国家发展的 “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