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2025年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会议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院110周年学术大会上,北大医院启动了生育友好医院与儿童友好医院建设,致力于为母婴和儿童提供全周期、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在生育友好医院建设方面,北大医院已推出了不少举措。例如,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作为示范窗口,率先推行“产娩一体化”LDR产房,实现待产、分娩、产后观察一站式服务,保障母婴安全与隐私;构建多学科联合诊疗体系,聚焦高危孕产妇管理,开展产儿联合查房,打造妇幼特色多学科诊疗模式,覆盖从孕前咨询、产后康复到新生儿健康管理的全链条服务;创新“互联网+医疗”模式,提供智能健康监测、无假日门诊及检验检查一站式预约及“全院一张床”管理、床旁办理入院手续等,让患者少排队、少跑路。

在推动儿童友好医院建设过程中,北大医院将以“儿童视角”重塑医疗环境。例如,在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儿童医学中心拥有独立的门诊楼和住院部,儿科门诊区域面积约9973平方米,较原先面积扩大约11.93倍。儿科诊疗区全面升级,儿科楼设置儿童游乐区、阅读角、母婴室,配备儿童专用水池、坐便器以及餐饮、零售等便利设施。儿童病房适当增加单人间比例,设立12间家庭化儿童病房。

新生儿救治方面,北大医院依托远程会诊平台与区域医联体,实现危重病例高效转运与协同救治,设立危重新生儿24小时转诊热线和转运车辆,确保患儿在最短时间内及时救治,新生儿重症监护救治成功率95%以上。

20世纪初,北大医院在国内率先成立妇产科和儿科,1991年成立北大妇儿医院;2024年初,为赋能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成立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以及儿童医学中心,在高质量孕育、高质量分娩、高质量保健、高质量诊疗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24年接诊妇儿患者达78.6万人次,其中儿童住院疑难危重症占比65%;分娩量6614人、高危孕产妇占比95%。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胡克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