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2日,本是个平常的傍晚,景德镇珠山区昌江大道上,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谁能想到,一场噩梦正悄然降临。我当时刷到这条新闻,整个人都愣住了,心里直发慌,不敢相信这样的悲剧竟会真实发生。

20岁的廖某宇坐在特斯拉驾驶座上,车内与女友激烈的争吵声让他情绪失控。绿灯亮起,他像发了疯似的,将油门一脚踩到底,车辆如脱缰的野马,在限速40km/h的路段,瞬间飙升至129km/h。这哪里是在开车,分明是在拿人命当儿戏!仅仅片刻后,“砰”的一声巨响,巨大的冲击力将一家三口撞飞数米远。





被撞的一家三口,儿子儿媳才新婚不久,日子本应充满希望,不满周岁的孩子更是全家的心肝宝贝。事发当晚,孩子妈妈还精心打扮,满心欢喜地准备带着孩子去姥姥家吃饭,姥姥早已做好了他们最爱吃的菜,正满心期待地等着。可谁能料到,这一顿饭竟成了永远的遗憾。

事故发生后,现场惨不忍睹,围观群众纷纷惊呼,有人迅速拨打了120和110。可廖某宇下车后,没有一丝慌张和愧疚,竟和朋友站在一旁,一边抽烟一边谈笑风生,还调侃受害者的头真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

受害者家属得知噩耗时,整个人都崩溃了。孩子姥姥胡女士回忆,那几天她每天以泪洗面,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下子支离破碎,独子独孙的离去,让她和老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老两口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着孩子和儿子儿媳的照片,悲痛欲绝,甚至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重度抑郁”,生活完全没了希望。

而廖某宇呢,初中就辍学了,16岁开始在社会上闯荡,当过网络主播,开过餐厅,还在美容机构做过销售。肇事的特斯拉是他刚买5天的二手车,实际操作仅一天半左右,之前他只开过油车,对电车并不熟悉。事发后,廖某宇的父亲曾三次向受害者家属道歉,并提出80万元的赔偿方案,可这轻飘飘的赔偿,怎能弥补一个家庭永远的伤痛?胡女士坚决不接受,他们要的不是钱,而是一个公正的判决,是对逝者的交代。

2025年4月15日,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审理此案,一时间,整个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大家都在期待着法律能给出一个公正的裁决,让正义得以伸张。

权威官媒新华日报等也发声了,直接表明“最高可判死刑”,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无数人为之振奋,纷纷拍手称快。网友们在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说:“这种人就该严惩,不判死刑天理难容!”也有人感慨:“官媒这次太给力了,希望法律能还受害者一个公道。”但也有少部分人提出不同看法,有人觉得廖某宇还年轻,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或许更好;还有人质疑,虽然他的行为恶劣,但判死刑是不是过于严厉,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从法律层面来讲,廖某宇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他在公共道路上严重超速行驶,完全无视他人生命安全,造成三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行为的恶劣程度和社会危害性极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此类犯罪,最高可判处死刑。但在量刑时,法院也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犯罪情节、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等。

从社会影响来看,这样的恶性事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和不安。如果肇事者得不到应有的严惩,将会让公众对法律失去信任,也会让一些人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即使犯下严重罪行,也不会受到严厉制裁。官媒的发声,不仅是对这起案件的关注,更是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法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践踏生命、挑战法律底线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情,情绪也会有失控的时候,但这绝不能成为我们伤害他人的借口。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尤其是在涉及他人生命安全的问题上,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冲动。

这起案件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无论是开车还是做其他事情,都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生命。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也期待法院能做出公正的判决,让受害者家属得到一丝慰藉,让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大家对这起案件的判决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