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一个自以为是、闭门造车的自负导演。

先是嘲讽《抓娃娃》,被抓现行后各种狡辩,官方直接打脸。

后是《749局》烂出天际,却强行嘴硬,甚至说出“我是电影学院毕业生,不可能拍烂片”这种笑掉大牙的冷笑话。



自此,“陆川导演”就彻底失去了公信力。

一部作品要是与他有关联,大家默认是烂片或给差评拒看。

这也可以理解,人之常情嘛,毕竟的陆川的认知配得上这份“苦难”,但与他合作的演员就遭殃了,平白迎来无妄之灾。



借命而生》是迷雾剧场的又一力作。

从目前更新的五集来看,虽不如《漫长的季节》,但也绝对值得一看,可惜热度一般,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陆川。

他是这部剧的导演,起到的完全是副作用,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也因他打一星,但如果忽略陆川,《借命而生》只要不烂尾,7分以上问题不大。



主演是悬疑剧常客秦昊,没拖后腿的韩庚

一个是警校高材生,心怀刑警理想却困守看守所的杜湘东,一个是六机厂技术工,凭借手艺吃饭却被陷害锒铛入狱的徐文国。

一次地震,徐文国与弟弟姚斌彬在转运过程中脱逃,姚斌彬被抓被判死刑,徐文国逃走,借命而生,杜湘东展开了对徐文国长达20年的追捕。



乍看之下,《三大队》翻版,其实,二者只是框架类似,主题上并无二致。

《三大队》侧重的是个人对信仰的执念,十一年间不懈追捕,风霜雪雨搏激流,少年壮志不言愁,说的是一个人怎么了。

《借命而生》着墨点更大,在个人命运之外加入了时代变迁,从1988年严打余威到2008年北京奥运,二十年,个人的跌宕起伏与历史洪流的巨变息息相关,说的是两个人在时代下怎么了。

就像以东北为背景的犯罪片一样,悬疑只是引子,许多人在漫长季节中的挣扎蜕变,向前看或停滞不前,以及拼凑出时代变革下的景象,社会百态、体制变化才是重中之重,《借命而生》便是如此。



《借命而生》的案件并不复杂。

徐文国、姚斌彬被设计入狱,起因是厂长儿子唐尧鑫看上了徐文国的女友孙永红,但两兄弟让唐尧鑫在台球厅受辱。

于是唐尧鑫伺机报复,以修车为由诬陷姚斌彬偷车,徐文国气不过打了唐尧鑫,二人纷纷入狱,这些剧情基本都交代的很清楚。



在看守所期间,由于车间主任李超的尸体被发现,姚斌彬背上了杀人罪名。

但徐文国深知弟弟造的那把枪撞针被他藏了,就是一个摆设,根本打不响,然而事实是枪的撞针被换了,姚斌彬逃跑被抓数罪并罚被枪决,所以本剧最大的疑点就是撞针被谁换了。

当前的线索都指向唐尧鑫,不论是他的身份,还是最终的受益者,唐尧鑫好像有洗不掉的嫌疑,可有一个问题是唐尧鑫不知道枪藏在哪又怎么换撞针。



不过,就第五集来看,保卫科长刘广才也有换撞针的嫌疑。

他跟斌彬说他哥哥、母亲被李超故意放进下岗名单,又清晰地告诉他李超所在位置,感觉在刻意激怒他,让他上头去杀人。

再结合前面,杜湘东刚到斌彬家没多久,刘广才随后就来,不仅对杜湘东各种阻拦,陈素娥也对他十分忌惮,而他作为保卫科长又能随意进入职工家,所以他大概是参与者之一。



是不是唐尧鑫与他合谋,又或是厂子内斗,究竟是谁在看守所叫人照顾徐文国,有待后续剧情发展。

毕竟现在的国产悬疑剧基本两个路数,一种是凶手很早就出来了,故事着重于大时代的浪潮,小人物的变化。

另一种是叙述性诡计,将所有东西都藏起来,直到最后才放出来,换句话说,真正的凶手到了最后几集才会露面,然后频繁闪回还原真相。



很显然,《借命而生》属于前者。

一来是演员表中的角色都出现了,除了唐伟民,但一猜也是厂长,唐尧鑫的父亲,再没其他新角色,估计厂长就是幕后大boss。

以唐尧鑫的视角来看,一开始厂长也许对李超案不知情,但得知唐尧鑫做了手脚之后为保儿子便安排栽赃嫁祸的相关事宜,以唐伟民的视角来看,可能他与李超之间有利益之争,来了一招借刀杀人。



二来是如果紧凑一些,这个案子再有两集就讲完了,哪怕不直白的告诉观众凶手是谁,再有两三集也能推测的大差不差。

横跨20年的故事仅是水感情戏也不现实,所以陆川大概率不会做多大改编,还是跟原著一样着重于时代,这20年,中国发生太多大事了。

南方讲话、姓社姓资、大江大河、经济定调,港澳回归、加入wto、申办奥运,每一件大事都与每一个普通人相关,有人借势起飞,有人原地踏步,有人无情淘汰。



杜湘东和徐文国代表的就是这股浪潮中的两种人。

以他俩为主,反思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新伤痕,反思体制变革,社会问题,时代优劣,个体破碎,走过漫长的季节,向前看,别回头,这也是当下流行的剧作结构。

之前是《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这种本格推理,现在是《漫长的季节》《沙尘暴》《平原上的摩西》这种社会推理,《借命而生》顺应了潮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