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一批人“落地即消失”,

澳洲高校遭重创,多所大学裁员潮来袭,

政府出手要“收钱+取消签证”!

复活节假期刚过,澳洲教育界就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一群持学生签证入境的外国人,刚落地就“消失”——不上课、不报到、不注册,甚至直接退学跑路。

这背后,牵扯出的是一场围绕澳洲留学产业的“系统性漏洞”,也正引发政府高层的震怒和干预。

“入境即消失”?学生签证成为“打工跳板”

据《The Australian》等多家澳媒披露,昆士兰科技大学(QUT)在其2024年年报中坦言,国际学生的保留率已跌至53.6%——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学生在第一年就退学或失联。


更严重的是,有学生压根儿就没来上课。

QUT的高管无奈指出,一些国际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参与学习”,不少人仅是借学生签证之名入境,实际目的是为了获取合法打工权利

在悉尼大学、格里菲斯大学、联邦大学等高校,类似情况也频频出现。数据显示,一些大学的留学生辍学率已高达60%以上。


这一现象正在撕裂澳洲的教育生态:既破坏高校声誉,又导致学费收入骤减,最终高校只能——裁员自救。

高校遭遇生源危机,多所大学“开刀”裁员

QUT不是唯一受伤者。

在新州,西悉尼大学宣布将在两年内裁减300-400个岗位,理由很直接:撑不住了。


据校方预测,若不果断止损,到2026年他们将面临近8000万澳元的赤字

同样,悉尼科技大学也已宣布削减400个岗位,其中150名为学术教职人员,其余则为行政后勤岗位。

而位于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去年因预期亏损2亿澳元,早已开始进行一轮轮紧缩——工资冻结、预算削减、课程砍半,而如今甚至可能再次裁员。


这些响当当的高校正在告别“财务自由”的时代。

副校长们给出的解释出奇一致:国际学生骤减,课程注册率暴跌,澳元贬值带来的生活成本飙升,都让原本指望“留学创收”的高校失去了金主。

政府震怒:将征收“签证转学费”+取消签证

眼看漏洞越来越大,联邦政府终于坐不住了。

近期,澳洲内政部和教育部相继放话,要对“签证投机行为”出重拳整治:

  • 将对签证持有人转学行为收取2500澳元费用

  • 设定高校国际学生比例上限为25%,大幅压缩“靠量取胜”的招生策略;

  • 延长转学锁定期至12个月,严控学生在入境初期“跳校跑路”。


此外,教育部长Jason Clare怒批对手党派在此前阻挠了“禁止中介从中收佣挖学生”的法案。他直言:“中介乱象是整个系统腐败的根源之一”。

而前移民部副部长Abul Rizvi更直接指出:“当学生根本没去上课时,学校有责任报告……但问题是,你必须先找到人。他们去哪儿了?”

言下之意,这些“人间蒸发”的留学生,不仅影响澳洲教育声誉,甚至正在挑战澳洲移民监管的底线。

一场系统性危机,正重塑澳洲教育格局

据估算,澳洲目前持有效学生签证的外国人接近85万人,他们遍布大学、职业教育机构、语言学校等各类教育层级。

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显然并非以学习为目的。

从“签证套利”,到“中介套壳”,再到“转校跑路”,澳洲的国际教育产业正经历一次残酷洗牌。

未来,这场风暴不会只是对“滥用签证”的学生下手,也将波及提供“水课”“挂名录取”的机构、代理中介,乃至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调整。


澳洲一直以其优质教育和包容文化吸引全球学子,但留学签证从“学习通行证”变成“就业跳板”的趋势,已经触及底线。

如今,留学风向正在改变。澳洲政府开始出手规范市场,而高校也在用“裁员”回应信号。

对于真正想来澳洲学习的学生来说,或许这正是一场净化之旅;而对于那些只想“混签证”的人来说,时代已经变了。

留学,不该是一场“套利游戏”。

中澳之间最新新闻热点,

更多新闻热点追踪

请点下方关注获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