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更是构筑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在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非遗保护,既是守护文化根脉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近日,青浦区“传承赋能•匠心致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会在阿特麦文化创意产业园举行,来自全区54个项目的保护单位工作人员及代表性传承人近9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俗与非遗研究中心主任蔡丰明教授,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教授,为学员们带来精彩授课。蔡丰明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我国非遗保护的现状与前景,详细分析了非遗的定义、立法意义、分类标准及项目与传承人申报要点,并对当前传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建设性建议。高春明教授则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聚焦学员需求,生动阐述了世界各国对非遗保护的重视,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面临的冲突,强调了非遗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大家科学审视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身边的非遗资源。
在开班仪式上,区文旅局为11项新晋区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授牌,包括传统海棠糕、灰汤粽和龙虎人丹等技艺。这一举措标志着这些承载青浦文化基因的传统技艺,正式纳入区级保护名录,为非遗保护增添新动力。活动期间,学员们还实地参观了阿特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入了解园区内非遗展示、文创开发及体验活动。大家亲手参与非遗手工艺品制作,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许多学员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加深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
青浦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此次非遗保护工作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地体验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相关从业人员的保护意识和业务能力,为推动青浦非遗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搭建了坚实平台。
记者:朱泽敏
摄影:朱泽敏
编辑:沈逸清
责任编辑:沈伟群(首席)
终审:张全权(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