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等待,多么的浪漫
这是贰贰零陆看作品的第312影评
《正大剧场》
就在关税问题已经变成了简单的孩童般的数学问题的当口,作为商品之一的电影也被卷入其中,近期有记者询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事是否会影响到美国电影进口,国家电影局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我们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也就是说,“美国大片”会逐渐减少了,起码,是在正规的、需要上税的渠道里减少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央视的一档栏目悄然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
1990年4月,央视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创办的综艺节目《正大综艺》正式开播,这也是第一个由企业冠名的电视栏目。
由翁倩玉演唱的栏目片尾曲《爱的奉献》,成为至今为人传唱的经典。
对于当年还没有接触过“综艺”这个概念的观众们来说,按照现在综艺的概念根本算不上综艺节目的这档栏目,成功俘获了亿万观众的心。
《正大综艺》每一代的主持人也都成了那些年观众们心中念念不忘的白月光。
而作为《正大综艺》的唯一衍生产品的《正大剧场》,也让刚刚接触电视机这一物件儿不久的观众们早早的领略了什么叫“周更”,相比现在的年轻观众早已知晓美剧这类国外的剧集,都是一周一更的,直到NetFlix掀桌子改变了这一规则。
《正大综艺》在当年并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流量明星的站台,它仅凭一部部精心挑选的外国经典影片,便让无数家庭在周末的夜晚围坐电视机前,见证了一场又一场跨越时空的光影传奇。
在《正大剧场》上播出的第一部美剧是《侠胆雄狮》(Beauty and the Beast)。
而当年的 中国观众们还沉浸在《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的烟火气中,对于这类“新剧”,仿佛被强行灌入了观影/剧的新模式。
若说奥斯卡是电影工业的“名利场”,那《正大剧场》便是中国观众们的“启蒙课”。它不追逐最新潮的特效,不谄媚最热门的IP,只专注于那些历经岁月沉淀仍熠熠生辉的佳作。
记得那些年自己最盼望的就是每周的“佳片有约”,那些被冠以这一名字的电影,必定是值得漫长等待的,说它漫长,是因为每周播放完该周的影视作品后,会预告下一周的电影,尤其是碰到经典影片时,甚至会提前一个月来做宣传,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很难理解那种需要等待很久才能看到一部影视作品的感受,那时的我们,觉得等待是值得的。
从黑白默片的荒诞幽默,到科幻穿越的天马行空;从歌舞升平的黄金时代,到人性挣扎的深刻寓言——这里,是经典永不褪色的证明。
不同于如今碎片化的流媒体观影,正大剧场以“周播”形式培养了一代人的仪式感。节目片头标志性的蓝色星空与交响乐,搭配精心翻译的配音和字幕,让众多影史佳作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它不追逐商业热度,而是聚焦艺术性与人文价值,许多观众通过这里第一次认识卓别林、希区柯克,第一次感受歌舞片的华丽、科幻片的奇想。
在娱乐资源匮乏的年代,《正大剧场》不仅是一档电视节目,更是一代人的文化启蒙课。
全家围坐等待开播的画面、因停电错过结局的懊恼、与同学讨论剧情的兴奋……这些质朴的观影记忆,承载着旧时光里对艺术的纯粹向往。
尽管随着电视时代落幕,《正大剧场》早已淡出荧屏,但它留下的光影情怀,至今仍是无数人心中“电影最初的模样”。
今年,就在马上要到来的4月21日,是这一栏目开播的35周年的纪念日,回忆起它,是因为收拾东西时碰巧看到了当年购买的一张DVD,那部电影的名字叫《环游地球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之所以会买这部电影的光盘,就是因为第一次观看它时就是在《正大剧场》中,而因为这部电影时长的原因,当年还是分两期播放的,为了看完这部影片,历经了两周的时间。
影片的主演是那时 颜值绝对碾压其他所有男明星的Pierce Brosnan(皮尔斯·布鲁斯南 ),直到现在为止,他都是公认的最帅的一代007扮演者。
《正大剧场》很喜欢科幻题材,尤其是 儒勒·凡尔纳的众多作品改编的影片都被选中了。
同样是在栏目中观看到进而去买了DVD做收藏的还有 《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
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它是最早的让自己喜欢上科幻题材的一部(也是三部)影片,电影中呈现的未来,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而影片中的那些“奇思妙想”,都早已被一一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很早便照进了现实。
自己最初认识那位后来大红大紫的公子哥Robert Downey Jr.(小罗伯特·唐尼)并不是在漫威宇宙里,而是一部同样被分为两周播放的影片——《卓别林传》(Chaplin)。
那是他迄今为止演得最好的一部影片,也是他距离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近的一次,那一次,他输给了 《闻香识女人》 (Scent of a Woman)的 Al Pacino(阿尔·帕西诺 )(影评链接:)。
如今的手机能装下整个银河系的电影,可再没有哪束光能照出当年的影子。
躺在沙发上划拉点播列表时,总会想起那台需要拍打才能显像的老电视——就像我们笨拙的青春,得用力拍打岁月,才能让记忆里的画面重新亮起来。
现在的孩子永远不懂,为什么有人会为了一周两小时的节目,甘愿把日子过成倒计时的沙漏。他们没见过广告间隙全家人抢厕所的兵荒马乱,没听过楼道里此起彼伏的“开始了开始了”的呼喊,更没体会过那种原始的、近乎虔诚的等待——仿佛守候的不是一档节目,而是时光本身馈赠的礼物。
《正大剧场》留下的光影记忆从未褪色,那些周末的夜晚,我们通过一方屏幕窥见的不仅是异国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密码。当流媒体算法不断推送“猜你喜欢”时,或许我们更该怀念正大剧场那份“固执”的品味——它相信经典永不朽,相信好电影能跨越时空,直抵人心。
正大剧场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是怎样看懂蒙太奇或长镜头,它让我们在VCD/DVD尚未普及的年代,就尝到了等待的浪漫,让我们在“追剧”这个词还没发明时,早已把守候酿成了生活里的蜜。
看完别忘点个文章最下面的“赞”和“在看”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人还没点
如喜欢,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