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寒湿未退、燥热将生,气温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在这个特殊的时节,让我们遵循老祖宗留下的“谷雨三怕五躲”原则,一起养好身体,迎接即将到来的夏季!



1、谷雨“三怕”

  • 怕湿气入体

《素问》有言:“因于湿,首如裹。”

湿气在谷雨时节尤其盛行,而人体一旦遭受湿邪侵体,就会如同被湿布包裹的器物一样,沉重不适,运转不灵。

此外,《黄帝内经》还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运化水湿,如果湿气过重,首先影响的就是脾的功能。

湿气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甚至还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人困倦乏力。

所以,在谷雨时节要注意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避免衣物潮湿。

饮食上,可以吃赤小豆、薏米芡实等,这些食物能够帮助脾胃运化水湿,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还可以晨起后用双手交叠沿肚脐顺时针推腹3分钟,激活脾经运化。

  • 怕骤冷骤热

老话说:“谷雨前后,早晚添衣”。

谷雨时节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人体在这种骤冷骤热的环境下,最容易生病。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这里的风邪往往是携带寒邪或热邪侵袭人体的媒介。

在中医看来,人体的阳气在适应温度变化时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

骤冷会使阳气突然收缩,寒凝气滞,可能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

骤热则会使阳气外浮,毛孔开泄,邪热容易入侵,可能导致内热、咽喉肿痛等问题。

因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说:“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此非其时而有其气。”

在谷雨期间,要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冷热交替过于频繁对身体造成伤害。

  • 怕饮食不当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谷雨时期的饮食需要格外谨慎,一旦饮食不当,就会对身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就像《伤寒论》中提到的“食复”,疾病的恢复阶段如果不注意饮食,就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而在谷雨时节,脾胃功能本就相对较弱,如果过食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脾胃失调。

同时,这个季节的新鲜蔬菜水果开始丰盛,但如果食用过多生冷的食物,也容易损伤脾胃阳气。

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春季时令的蔬菜如香椿、豆芽等,既能补充营养,又符合养生之道。



2、谷雨“五躲

  • 躲冷水

《养生论》中写道:“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

人体的阳气就像田里的庄稼需要精心呵护一样,冷水就如同寒邪,一旦用冷水洗头、洗澡或者直接饮用,寒邪就会迅速入侵人体,损伤人体阳气。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告诫我们:“春不可露臂膊腿足,寒从下起。”

可见,人体的四肢和关节对寒冷比较敏感,用冷水洗手或接触冷水后,寒湿之气容易侵入经脉,导致气血瘀滞,就会表现出关节疼痛以及手脚冰凉等不适。

另外清晨起床时,阳气正处在生发的过程,如果用冷水洗漱,就很容易令身体受到危害。

所以,多用温水来日常清洗,可以有效避免寒凉之气造成的损害。

洗手后还可以双手进行互搓直至发热,能帮助激发劳宫穴阳气。

  • 躲晨雾

《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是健康的根本。

一旦阳气受损,人体的阴阳平衡就会被打破。

而谷雨时节,晨雾较为常见,其中往往夹杂着湿寒之气。

如果长期接触,雾中的小水滴就会附着在人体表面,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疾病;

如果沾染到皮肤上,也会让皮肤变得湿冷,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

所以在晨雾较重的早晨,尽量避免长时间在室外停留,如果不得不外出,可戴上口罩,减少雾气对身体的侵害。

  • 躲生食

在谷雨时节,虽然新鲜的食材很多,但生食要谨慎对待,因为要躲开其中滋生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肘后备急方》有云:“凡诸兽类,当熟食,不适生食,令生病。”

这说明食用不洁的生食容易致病。

春季万物生长,细菌和寄生虫也更加活跃。

谷雨时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增大,这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像生鱼片、生蚝等生食,如果处理不当或者食材本身不新鲜,就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或病毒。

这些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后,容易引发肠道感染、肝炎等疾病。

在享受新鲜食材的同时,尽量选择煮熟煮透的方式烹饪食物,确保饮食安全。



  • 躲劳累

谷雨时期,身体的能量储备需要谨慎维护,要避免劳累而体力透支。

《黄帝内经》就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过劳是对身体的一种过度消耗。

谷雨时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但身体的机能并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快速的运转。

如果在工作或生活中过度劳累,耗伤气血,就会导致身体疲惫不堪,免疫力下降。

尤其是对于中年人来说,本身身体机能已经开始逐渐衰退,更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从事重体力或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要像保养机器一样精心对待自己的身体。

  • 躲熬夜

晚上熬夜是谷雨养生中要躲避的不良习惯。

古语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意思是说,夜晚是人体休息和调养的时间,熬夜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身体的正常修复和调养。

睡眠是人体免疫力的重要保障,在谷雨时节,由于湿气和昼夜温差的特殊情况,人体更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恢复精力。

熬夜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容易受到外界病邪的侵袭,患上感冒、呼吸道疾病等。

所以在谷雨期间,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礼记·月令》载:“谷雨,命有司无伐桑柘”,

谷雨时节,不可砍伐桑柘。我们也应该顺应时令,呵护自己的身体,让它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季节里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牢记以下节气防护口诀:

湿衣快换莫嫌烦,洋葱穿衣保身暖

野菜焯水再入口,生冷食物煮透烂

晨雾散尽再锻炼,早睡早起胜灵丹

愿我们都能在谷雨的滋养下,拥有健康的身体,享受幸福的人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