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钓鱼 其四

青箬垂钩水一涯,白鸥惊起入芦花。

斜竿影,小船牙。数星鳞动碎烟霞。

“青箬垂钩水一涯”,开篇便描绘出一位头戴青箬笠的钓者在水的一边垂下钓钩的画面,简洁地勾勒出钓鱼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的初始印象。

“白鸥惊起入芦花”,白鸥突然被惊起,飞进了芦花之中。这一句动静结合,打破了前面的宁静,增添了动态之美,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也暗示了环境的自然与和谐。

“斜竿影,小船牙”,描写了倾斜的钓竿影子以及小船船头的样子,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刻画了钓鱼的具体场景,“斜竿影” 写出了钓者或许在调整钓竿,“小船牙” 则展现了小船的细节,使画面更具真实感。

“数星鳞动碎烟霞”,这一句最为精妙。水中几颗星星般闪烁的鱼鳞在动,将烟霞般的光影都弄碎了。这里通过对鱼鳞的描写,以小见大,细腻地表现出水面的波光粼粼以及光影的变幻,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整首词在宁静中又有灵动的变化,余味悠长。



渔歌子·钓鱼 其五

一竿分秋荻雪流,孤舟蓑影钓云收。

芦月起,蓼风收。不羡金鳞羡鹭鸥。

“一竿分秋荻雪流”,开篇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一竿” 点明钓者持竿钓鱼的场景,“分秋” 将秋季的氛围引入,点明了时间。“荻雪流” 描绘出江边荻草在秋风中摇曳,洁白的荻花如同雪花般飞舞流动的画面。钓竿仿佛将这如诗如画的秋景一分为二,既生动地描绘出荻花的轻盈姿态,又给人一种空间上的分割感,富有想

“孤舟蓑影钓云收” 进一步勾勒出钓者的形象和所处环境。“孤舟” 突出了钓者的孤独,“蓑影” 描绘出穿着蓑衣的钓者在船上的身影,增添了几分孤寂之感。“钓云收” 则十分巧妙,云本无形,却用 “钓” 字将其与钓鱼的动作相联系,仿佛钓者在钓取水中的云影,给人一种空灵虚幻的感觉,同时也体现出钓者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芦月起,蓼风收” 这两句对仗工整,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芦月起” 描绘出月亮从芦苇间升起的画面,营造出静谧、清幽的氛围;“蓼风收” 则写秋风渐息,蓼草也不再摇曳,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宁静。这两句从视觉和感觉上入手,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江边月夜之中。

“不羡金鳞羡鹭鸥” 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也是情感的升华。钓者不羡慕水中肥美的鱼儿(金鳞),反而羡慕那自由翱翔的鹭鸥。这一情感表达,体现了钓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尘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与前文所描绘的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词的内涵。



渔歌子·钓鱼 其六

一笠苍烟坐碧洲,芦花摇雪落肩头。

竿影直,水光幽。不钓浮名只钓秋。

“一笠苍烟坐碧洲”,起句便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画面。一位头戴斗笠的钓者,置身于弥漫着苍烟的碧绿沙洲之上。“一笠” 突出了钓者的孤独身影,“苍烟” 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氛围,“碧洲” 则点明了地点,色彩鲜明,给人以清新之感。这一句奠定了整首词宁静、清幽的基调。

“芦花摇雪落肩头” 进一步描绘了钓者周围的环境。芦花在风中摇曳,洁白如雪的花絮纷纷扬扬地飘落,落在钓者的肩头。“摇雪” 形象地写出了芦花飘落的姿态,富有动态美,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诗意。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从侧面烘托出钓者的闲适与专注,仿佛他已融入这自然之中,对飘落肩头的芦花浑然不觉。



“竿影直,水光幽” 短短六个字,却精炼地描绘出钓鱼时的场景细节。“竿影直” 写出了钓竿笔直地插入水中,其倒影也清晰笔直,表现出水面的平静;“水光幽” 则描绘出水面波光粼粼,透着幽深的光泽,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这两句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水的特点,使画面更加生动。

“不钓浮名只钓秋” 是全词的点睛之笔,直接抒发了钓者的情怀。钓者放下了对功名利禄(浮名)的追求,一心沉浸在这美好的秋景之中,享受钓鱼的乐趣。“只钓秋” 三个字,将钓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表现得淋漓尽致,升华了词的主题,使整首词的境界得到了提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