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前不久,中方乘专机抵达河内,正式开启了对越南的国事访问。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中方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表示,我期待以这次访问为契机,同越南领导同志就中越两党两国关系的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同擘画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新蓝图。中方与苏林的会谈中就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六点举措:其中有一点就是实现更加良性的海上互动。把两国领导人共识落到实处,妥善处理海上问题,扩大海上合作,下决心启动共同开发,推动尽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同日,中方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志同道合携手前行继往开来续写新篇》的署名文章。文章不仅高度评价了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重温了中越“同志加兄弟”历史情谊,更希冀中越关系能够在百年变局中,成为周边国家命运与共的实践样本,书写全球南方崛起的历史备忘录。



苏林(资料图)

回首过去,中越两国志同道合、守望相助。展望未来,中越两国前途相关、命运与共。“越中传统友谊深厚,这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精心培育而成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珍惜。”越南资深翻译家、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吴彩琼表示,“希望两国年轻一代继续发扬和传承越中传统友谊,培育友好交往的新生力量,共同书写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新篇章。”

长期以来,中越两国相互成就、共同发展,不断丰富各渠道、各领域的多样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生动诠释了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意蕴。

经贸合作是推进中越关系的重要动力源泉。最近30多年以来,中越双边贸易额增加了6400多倍。中国连续20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越南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



苏林(资料图)

4月14日,中越双方签署45份双边合作文本展示,涵盖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海关检验检疫、农产品贸易、文化和体育、民生、人力资源开发、媒体等领域。中越45份协议的价值,远不止于纸面数字,其深层意义在于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中越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趋紧密。从基建项目战略对接,到数字技术深度兼容;从商品要素流动,到制度型开放协同。双方在供应链韧性构建、互联互通合作等方面打造越来越牢固的地区发展纽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要继往开来、携手前行,按照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务实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六个更”总体目标,高质量推动全面战略合作,确保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苏林(资料图)

去年以来,双方高层保持密切的战略沟通,各部门各地方按照“六个更”方向积极推进两国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年多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当前,两国都在推进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和革新事业,加强团结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符合我国周边国家的外交定位,即: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与此同时,这也符合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和平友好发展趋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