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安全局(FSB)突然对联邦税务局(FTS)展开大动作搜查,而这个机构的“老掌门”,正是现任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表面上看是反腐、查税,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藏着更深的算计——普京在敲打米舒斯京,敲打这个可能威胁他权力的“技术官僚”。因为俄罗斯宪法规定,若总统“意外缺位”,总理将自动代行总统职权。



FSB的行动打着“经济调查”的旗号,但俄罗斯财政的窟窿,远比官方数据更复杂。
非油气税收增长仅10.6%,远低于18.3%的目标,这意味着俄罗斯财政缺口可能高达2万亿卢布(约243亿美元)。更糟的是,油气收入也因油价暴跌而缩水。双线崩塌下,俄罗斯财政赤字可能飙升至6.5万亿卢布,是原计划的5倍。



而米舒斯京的税务系统,正是这场危机中的“关键先生”。他十年前接手时,俄罗斯非油气税收占比仅17%,如今已超25%。他推行的数字化改革曾被视为经济“救星”,如今却成了被攻击的靶子。普京需要有人为财政失败背锅,而米舒斯京的“改革遗产”,成了最方便的替罪羊。



米舒斯京曾是普京最信任的“管家”。他低调、高效,不掺和政治斗争,只管埋头干活。但人怕出名猪怕壮,如今他的支持率飙升到61%,仅次于普京,甚至超过了国防部长绍伊古和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更致命的是,俄罗斯宪法规定,若总统“意外缺位”,总理将自动代行总统职权。在普京健康状况屡遭质疑的背景下,这条条款成了米舒斯京的“政治护身符”,也成了普京的“眼中钉”。

西方也在推波助澜。米舒斯京团队被视为俄罗斯精英中“最不涉战”的一派,若政权更迭,他可能成为西方最易接受的过渡人选。普京岂能容忍这种“备胎”存在?



FSB的介入让这场博弈更扑朔迷离。
一方面,反腐调查可能揭露税务系统深层腐败,为普京赢得民心;但另一方面,过度打压可能引发精英阶层反弹,甚至动摇俄罗斯财政体系根基。毕竟,米舒斯京的改革曾让俄罗斯经济短暂复苏,如今若连他也倒下,普京还能指望谁?

但普京显然已下定决心。他需要的不是“能臣”,而是“忠臣”。米舒斯京的野心,哪怕只是潜在的,也必须被掐灭。
米舒斯京能否在普京的“权力绞杀”中全身而退?俄罗斯政坛是否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普京的“后普京时代”布局,是否会因此加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