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之间的关系,挺微妙的。

走得远显得生疏,走得近了怕给儿女惹麻烦。

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家庭,结为亲家后应该怎么相处,才会给儿女的婚姻积攒福气?

其实,只需要记住一句话:

亲家之间不想结仇,就不要做这3件事,这不是心机,而是高情商。

第一件事:别插手亲家的家事

网上有人问:亲家之间,是亲人吗?

有一个高赞回答这样说的:

“如果能处成亲人,自然是幸运,但如果实在不认同对方,也别强行处在一起;毕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很难改变,走得太近,反倒会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简单一点说,不要高估你们的关系。

有些人觉得既然是亲家,那就是一家人,亲家遇到什么事情都想插手管一管。

亲家两口子吵架,不知道缘由的情况下,跑去给人家劝架,不仅让儿女难做事,也让亲家下不了台。

亲家和其他人有矛盾,逞能要帮亲家教训对方,结果人没教训到,还把亲家的家事搅得一团糟。

到最后你会发现,哪怕你再热心,也是出力不讨好。

人一定不要高估你和别人的关系,你和亲家之间,一没有血缘关系,二没有共同利益,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保持距离。

任何事情,哪怕你是好心,掺合的多了也会遭人嫌。

就像电视剧《我的后半生》里的刘丽娜妈妈,老太太在亲家母生病期间,应该帮了不少忙、出了不少力,但是亲家母去世后,她依然插手亲家的家事,亲家公和女婿对她的态度多少有点不耐烦,反倒让刘丽娜夹在中间不好做人。

亲家是亲家,你家是你家,儿女家是儿女家。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家庭系统,这套家庭系统的掌舵人是夫妻俩,别人的家事让别人自己解决,你管好自己的家事,别让儿女操心就可以了。



第二件事:别惦记亲家有多少钱

别把亲家当一家人,别惦记亲家的钱。

看过一个故事,女儿因为生了孩子,把公婆接到身边生活,让婆婆帮忙照顾月子,亲妈也想跟女儿住,于是夫妻俩商量后,女儿把妈妈也接到身边了,她父亲不会做饭也只好跟着过去。

这样一来,这个家里住进了三家人,小夫妻一家三口、公婆和父母,家里人一多,矛盾就有了。

双方最喜欢聊钱,奶奶说我们的钱以后都留给大孙子,外婆也不示弱说是家里的钱也留给大外孙子。

外婆不止一次悄悄问女儿:“你说他爷爷奶奶能有多少钱啊?嘴上说着把钱留给孙子,他们女儿还没结婚,以后不管女儿了吗?”

女儿让她不要管这些,她不听,跟女儿打探不出来,就去找女婿打听。

孩子奶奶听到不乐意了,问她怎么老是惦记别人家有多少钱?

最后两亲家闹得不可开交,夫妻俩夹在中间,差点闹到要离婚。

这让我想起《我的后半生》里的一幕,刘丽娜的妈妈每次都说,等亲家公百年之后,房子是留给外孙子的,谁都不能抢走。

并且为了保护未来属于外孙子的财产,她使出浑身懈力,阻碍亲家公找对象。

有些人觉得,亲家有钱就该多出钱,亲家有钱就该把钱留给小辈。

却忽略了一件事,亲家的钱再多,也不是你的,你没有分配权,那些钱没有你说话的份。

管好自己的家,守好你自家的财产,也就够了。



第三件事:别总想着给自己的孩子出头

做父母的,没有不爱自己的孩子的。

哪怕孩子结婚生子,看孩子在婆家过得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想为孩子出头。

刘丽娜的妈妈就是这样的,家里只有刘丽娜一个孩子,沈青创业后刘丽娜就辞职做起了全职太太。

婆婆生病住院的那几年,家里的事情、公婆的事情都是刘丽娜忙活;

婆婆去世后,公公的一日三餐也是刘丽娜负责。

刘丽娜每天的生活繁琐又无聊,早上做早餐,把自己家收拾干净后,又要去公公家里拖地、浇花、两洗床单被套……一天忙下来,很少有喘息的时间。

刘母很心疼女儿,忍不住当着女婿的面,说“我的女儿你们不心疼,我还心疼呢”,一下子人都在吃饭,亲家尴尬不知道该回什么。

的确,母亲看到女儿这么辛苦,心里难过很正常。

但那是女儿选择的婚姻和生活,她为了支持创业的丈夫,选择成为丈夫坚强的后盾,这是夫妻俩为家庭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别总想着给自己的孩子出头,作为长辈,儿女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尊重并祝福就可以了,千万别插手他们的生活。

如果总因为一点小事吵闹,不但对儿女的婚姻没有好处,还会增加他们的矛盾。



看到这样一句话:

“一家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父母有父母的天地,子女有子女的幸福。”

成为亲家,为了儿女的幸福,也要有智慧地相处。

别插手亲家的家事;

别惦记亲家有多少钱;

别总想着给自己的孩子出头。

如果不想亲家之间结仇,这三件事就不要做,这不是心机,而是高情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