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4小时停战”到“战略甩锅”:美式调解的溃败

2025年4月18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特朗普面对全球媒体镜头抛出一句“不行就放弃”,将俄乌冲突调解的溃败摊在世人眼前。这位曾夸口“24小时结束战争”的美国总统,如今却将责任推给“让和解变困难的一方”,其态度转变的背后,是美式霸权逻辑在复杂地缘博弈中的全面失灵。


美方的“放弃”信号早有预兆。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同日警告称:“若未来数日无突破,美国将终止斡旋。”这一表态与巴黎会谈的“积极”画风形成讽刺对比——尽管美方宣称会谈取得“建设性成果”,但其提出的“承认俄控克里米亚”“冻结乌克兰入北约”等条款,实则暴露了牺牲他国利益换取短期政绩的算计。

三张底牌打空:美国调解为何沦为闹剧?

特朗普政府的俄乌战略,本质是“交易艺术”的粗暴移植,却在三方面遭遇重挫:

1. 军事讹诈失效

美方曾以切断对乌380亿美元军援为筹码施压基辅,却遭欧洲集体反制。德国宣布追加16亿英镑军援,法国推动“志愿联盟”计划,英国更直言“任何协议必须包含乌克兰”。当特朗普威胁“暂停武器运输”时,欧洲用行动证明:美国已无法垄断冲突话语权。


2. 能源牌反噬自身

美国企图以“放松对俄制裁”诱使莫斯科让步,却遭欧盟强硬抵制。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直言:“美方至今未归还扣押的6处俄外交资产,何谈诚意?” 更讽刺的是,美乌矿产协议要求乌克兰让渡50%资源收益,这种“殖民式条款”连基辅都难以接受。

3. 盟友体系崩解

特朗普“甩锅欧洲”的意图被马克龙当场戳破。法国总统公开表示:“和平不能由美俄私相授受!”西班牙、希腊等国更联名声明:“乌克兰必须参与所有谈判!” 这种离心离德,与梅德韦杰夫“餐厅里只有俄美,欧洲和乌克兰都在菜单上”的嘲讽形成闭环。


中俄战略定力:破解美式博弈的钥匙

当美国在“放弃调解”的边缘徘徊时,中俄合作却展现出惊人韧性。俄罗斯副外长明确表态:“中国需要多少能源,我们就供应多少”,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深化与中东欧合作,仅2025年一季度对相关地区贸易额就增长23%。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略,与美国的焦躁形成鲜明对比。

普京的冷静更显东方智慧。面对特朗普“放松制裁换停火”的诱惑,俄方一方面在哈尔科夫发动战术打击,另一方面在伦敦会议前与中方协调立场,将能源、粮食、安全议题捆绑谈判,彻底打乱美国“分而治之”的算盘。


历史镜鉴:霸凌主义没有未来

从“24小时停战”豪言到“不行就放弃”的溃退,特朗普的俄乌政策印证了一个真理:强权政治终将被多极世界淘汰。美国《外交政策》尖锐指出:“当白宫计算矿产收益时,北京和莫斯科正在重构欧亚秩序。”

这场博弈给世界的启示清晰可鉴:

- 零和思维必遭反噬:美国对乌“既要资源又要甩责”的贪婪,使其失去道德制高点;

- 多边合作才是正道:中俄背靠背应对挑战,为动荡世界注入稳定性;

- 小国不是棋子:乌克兰用“不上菜单”的硬气,撕碎了霸权者的交易幻想。


特朗普的“放弃”宣言,恰似旧霸权时代的最后一声叹息。而历史终将证明:唯有尊重主权、平等协商,才能为人类找到持久和平的出路。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