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由上海市总工会主办,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黄浦区总工会与黄浦区教育局承办的“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走进了具有百年历史的格致初级中学,全国劳模包起帆和上海市劳模陈忠伟来到孩子们身边,用情景剧+劳模互动的形式,把劳模精神送进校园。上海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德关,区委副书记李忠兴,区人大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姚晓红等领导出席。


据悉,上海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旨在积极响应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的号召,充分发挥广大劳模工匠以及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区人大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姚晓红介绍,黄浦区区总工会与区教育局加强合作,联合举办了“开学第一课”,发布了“劳模工匠进校园”系列课程等。在她看来,“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是劳动精神的普及课,匠心传承的对话课,也是匠人培育的实践课,架起了工会与教育,劳模与学校之间的桥梁。


上海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德关,黄浦区委副书记李忠兴,区总工会主席姚晓红,全国劳模包起帆,上海市劳模陈忠伟及学生代表共同上台,为非遗项目——绒绣《百年工运》起针,正式启动本次“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



近期,格致初级中学在思政课上对王曙群、包起帆的劳模事迹进行了学习和分享。当天,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虹口区工人文化宫及市宫茉莉花话剧团带来两部情景短剧——《仰望者》,演绎的是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上海航天局工会兼职副主席,中国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九分厂总装工、首席技师王曙群的感人故事;《创新之约》则以全国劳模、“抓斗大王”包起帆作为原型,讲述包起帆不为人知的同“创新”这个信仰般力量的约定。



情景剧的形式,让中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劳模工匠的奋斗历程,也引发了一连串的深入思考,他们踊跃地向包起帆伯伯提问——

“您从一名码头工人,成长为家喻户晓的‘抓斗大王’,再到如今向世界港口码头集装箱运输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一直走在创新的道路上,您是如何做到始终保持着创新的热情与动力的?”

面对孩子,包起帆既和蔼又谦逊:“我从本质上而言还是一名工人,当年干了六年码头装卸工和四年修理工,而后通过学习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他的创新初心,是把本职工作做好,用科学技术将工友们从危险繁重的码头装卸劳动中解放出来。“创新就在岗位上,你们学生也是一门‘岗位’,希望你们怀抱理想,始于足下。”

“请问您在创新的过程中,灵感是从哪里来的?您和团队是如何克服困难的?”现场陆续有学生发问。包起帆把创新之路比喻在隧道中前行,“创新之路不是简单的阳光大道,它更像是在一条隧道中孜孜不倦地探索。只要你的方向是对的,就锲而不舍地誓不回头,坚信前方有亮光和尽头,那么,灵感与成功终会与你不期而遇。”

记者 / 王菁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格致初级中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