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天龙八部》时,非常羡慕段誉和虚竹,觉得这二人运气机缘太好了,能力一般,甚至都没怎么努力,却靠着逆天的机缘,成为了一流高手。

然而长大后重读天龙这部作品,才发现,这本就是一部悲剧,至于段誉和虚竹的结局,也必然不会好。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部作品一直充斥着佛家思想。

佛家思想讲究的是众生皆苦,又怎会顺风顺水,无灾无难呢?就比如乔帮主,他在30岁之前,何尝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何等的意气风发。

不但名满天下,被江湖人尊称为“北乔峰”,更是做了丐帮之主。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30岁之前,乔峰何尝不是段誉和虚竹?



做什么事都是一路顺风顺水,可30岁之后,运势达到了巅峰陡然逆转,开始一路下跌,就连乔峰这般英雄人物,最终都落得个天下之大无处容身。

只能魂断雁门关的下场,这般结局让人叹息不已。段誉和虚竹就是30岁前的乔峰,气运还一直在攀峰,可只要一旦达到巅峰,也会迅速下跌。

天龙结尾时,虚竹做了驸马,段誉更是成了大理国之主,二人气势也已达到极限了。所以金庸仓促收笔了,因为要是把这二人的结局也写出来。

怕读者无法接受,这样就不美了,那么段誉和虚竹最终结局到底如何呢?先说答案,最终段誉被逼出家为僧,终身被囚禁在了天龙寺不得自由。

至于虚竹,最终则是和乔峰相同的结局,选择了自我了断。其实这二人结局不好,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他们的实力和心性,以及能力根本就不匹配。

而是被拔苗助长起来的,德不配位,必受其殃。他们二人虽然武功很厉害,但心地太过善良,仁慈,虚竹要是出家为僧,段誉要是做个王爷也就罢了。



偏偏二人一个是大理国君,另外一个是西夏驸马,这可是都是要位。段誉身为一国之主,这个位置被无数人所觊觎,君不见当年段延庆何等的下场?

皇权之争向来如此,要成为一国之主,最忌讳的就是仁慈,要既有雨露之恩,也要雷霆之怒。段誉很明显不具备铁血的手腕,而且他心地善良,太过于重感情了。

武功虽高,但是只要被人控制住身边亲近的人,只能束手就擒,所以段誉最终被逼出家为僧了。金庸笔下的很多角色,其实都有着历史原型。

段誉历史原型就是大理宪宗,原名段和誉,在位期间宽仁爱民,不过最终却被权臣联合逼迫出家,并且终身被囚禁,未曾踏出过天龙寺半步。

再来说虚竹,他选择做西夏驸马,已经注定了结局。当初西夏公主招驸马时,设下了各种关卡,为的就是找一位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的如意郎君。



抱着这样的心思,西夏公主自然希望自己的如意郎君是人中龙凤。反观虚竹心性淡雅,还保持着佛门时的习惯,生活方面很是简单,无欲无求。

餐风饮露,又是吃素,还没什么名利心,不愿与人冲突。西夏公主从小生活在皇室,娇生惯养,习惯了高高在上,又怎会和虚竹过餐风饮露的生活?

而且西夏公主找文武双全的夫君,就是希望能够为西夏效力。金庸晚年最后一次改书时,梦姑更是直接把段誉身边的梅兰竹菊四大侍女,送给了段誉。

可见梦姑行事何其霸道?而且这这透露出的信号就是,梦姑要彻底掌控虚竹,毕竟梅兰竹菊是给虚竹出注意的人,没了这四女,用情感控制虚竹很容易。

虚竹最终的结局实在宋夏大战中,死在了宋朝将领手上了。《世忠传》记载:夏人大败,世忠率军继续鏖战,敌少却,有一骑士锐甚,问曰:监军驸马也,世忠跃马上前杀之。

虚竹被梦姑用情感所控制,让他为西夏效力,内心无比难受。虚竹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重新做回和尚,可惜事与愿违,他无法脱身而去。



所以在宋夏大战中,虚竹故意送死,选择了自我结束,以此来求得解脱。段誉被囚,虚竹自我了断后,江湖有一人横空出世,成为了天下第一。

这人就是剑神卓不凡,当年他第一次下山时,信心满满,自觉已天下无敌。没曾想直接被虚竹轻易夺走武器,卓不凡羞得只能迅速得离开了。

在山上又苦练多年后,风停了,雨停了,他又觉得他行了。卓不凡再次下山后,这时段誉被囚,虚竹已死,江湖再无高手,因此卓不凡一路挑战屡战屡胜。

后来他挑战各派,无一人是其敌手,卓不凡变得越来越自负,自觉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因此改了个名字叫独孤求败,外号“剑魔”。又再次回到山上,临死前还杜撰出了一段经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