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坦桑尼亚阅兵式出现了VT-2坦克,所以舆论认为它是这款坦克的第一个非洲用户—实际上,苏丹共和国陆军才是VT-2坦克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且将这款坦克投入到战役中;
苏丹共和国在中国援助下建立一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可以自行组装坦克、生产装甲车族、小口径火炮、反坦克导弹(中国提供生产线)、弹药、后勤装备等,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的苏丹共和国在南北苏丹′治之后,加强了陆军装甲力量的建设:主力依旧是中国坦克;
2010年代初期,苏丹长期面临达尔富尔冲突、南科尔多凡州叛乱等内部安全问题,需强化地面装甲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南苏丹存在边境争议(如阿卜耶伊地区),VT-2机动性和火力可应对潜在边境冲突;苏丹位于萨赫勒地区边缘,面临极端组织渗透风险(如“博科圣地”),装甲部队能增强对关键区域的控制—众所周知,苏丹共和国陆军拥有中式85-‖M坦克生产线(可能不是深度合作,而是简单组装)、装甲车生产能力,但是内战爆发以后,它们基本瘫痪;
可是,苏丹共和国预算有限、人员训练水平不高,升级高端坦克不现实,当时,苏丹共和国向中国购买了50-80辆VT-2坦克:VT-2单价约 250-300万美元,远低于西方坦克(如豹2A7的1500万美元)甚至俄罗斯T-90(约400万美元),适合苏丹有限的军费预算(2023年军费约24亿美元)。估计中国提供“资源换装备”或长期低息贷款,缓解苏丹外汇短缺压力(苏丹外汇储备常年不足10亿美元)—中国是苏丹石油最大投资方,双方在能源、基建(如麦洛维大坝)等领域深度绑定,军贸成为合作延伸;中国在联合国等场合对苏丹持相对中立立场,避免西方国家的制裁压力影响军售。
VT-2主战坦克采用一门125mm口径滑膛炮,兼容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高爆反坦克弹(HEAT) 和炮射导弹,有效射程达2,500米(导弹模式5,000米);辅助武器是一挺7.62mm同轴机枪(备弹2,000发)、一挺12.7mm高射机枪(备弹500发);
采用焊接钢装甲+复合装甲模块,正面等效防护约500mm均质钢;可外挂反应装甲(FY-4型),进一步提升对破甲弹和穿甲弹防御;采用激光告警系统+烟幕弹发射器,应对反坦克导弹威胁。
一台1,200马力柴油发动机(俄制V-84MS或中国国产改进型),推重比约23.5马力/吨;公路最大时速65公里,越野时速40公里,续航里程450公里。
火控系统采用数字化指挥仪+热成像瞄准镜(夜间作战距离3,000米),具备“猎-歼”能力(车长独立周视镜);采用GPS/北斗双模导航、数字化战场管理系统,支持战术协同。
苏丹陆军的VT-2被投入达尔富尔平叛行动,凭借火力优势压制轻型武装,但受限于地形复杂,机动性未完全发挥;由于苏丹本土缺乏精密维修能力,依赖中方技术支援,战时持续作战能力受限。
苏丹选择VT-2坦克,是安全需求、经济约束与中苏战略合作的综合结果。其配置平衡了火力、防护与成本,但在复杂战场环境中仍面临维护与战术适配挑战。未来,随着非洲安全形势变化,VT-2可能成为更多预算有限国家的选择。
(注:以上信息基于公开报道与分析,实际情况可能因政策调整或保密协议而变化,以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为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