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
天彭牡丹,
以其独特的风姿,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肆意绽放。
而诗词,
宛如一位穿越千年的墨客,
与天彭牡丹不期而遇。
当国色天香的天彭牡丹与韵味无穷的诗词碰撞,
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
带我们走进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牡丹世界。
牡丹花开动丹城
文/胡佑志 配音/大卫
一曲《牡丹之歌》,让无数户外旅游者追寻着春天的脚步走进彭州市丹景山。大家好,我是大卫,本周和我一起去看牡丹雍容开!
沐浴着春日的阳光,从成都市出发,大约五十公里的车程,便来到了丹景山脚下。从景区门口徒步进去,沿途树木葱茏,清新雅致,有雨滴不经意从树叶滴落,裹挟着春雨丝丝柔情,打湿了路边的柳树、杉树,涤荡着跋涉的心。
丹景山山门处有一座石牌坊,建于清朝嘉庆七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牌坊上题写着“丹景第一”四个大字。
赏花的路上,听闻丹景山牡丹数量之多,仅牡丹种植就达三百余万株。观赏的景点多达十二处,有蜀绣园、牡丹坪、国色园、金华园等牡丹观赏地。而要想领略到白牡丹、黑牡丹、紫红色牡丹的婀娜多姿、姹紫嫣红,还得爬上山顶。
上山约有三千多阶石梯步道,石梯整洁,沿路沟壑纵横,溪水清澈明净,有的如飞瀑直下,溅起层层涟漪,有的温情脉脉,无语东流。
继续沿石梯步行,一株高大的柏树矗立在旁,上书“汉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树身大约两人才能合围,树高三十余米。在柏树上方,便是汉柏亭,亭内可坐、可休息,极目远眺,青松翠柏、竹影婆娑,游人拾级而上,在静逸的山中攀爬而行。
来到金华园,抬头瞥见一丛丛、一簇簇的牡丹在阳光下优雅舒展。原来这就是我朝思夜想,魂牵梦萦的天彭牡丹!朵朵牡丹在岩石间恣意生长,矮的几十公分左右,高些的也就一米左右的样子,生机盎然。露珠在叶上、花苞上晶莹剔透地闪烁,像散落的珍珠。粉红色的花儿在茎秆上尽显美丽妖娆,每一个茎秆上长出一个花苞来,亭亭玉立,像圣洁的仙女手执鲜花,欢迎你的到来。
出了金华园,来到牡丹坪,瞬间神清气爽,白色、粉色、紫红色的牡丹花映满眼帘。白牡丹素洁高雅,黑牡丹沉稳内敛,粉牡丹超凡脱俗,紫红牡丹热情奔放。置身牡丹丛中,被花团簇拥着,心情都明媚了起来。
多想拈一缕花香,染一指芬芳,让掌心的花带着清新的回忆,把思念写在风里,让牡丹的花香沁润心田……
(向上滑动可查看更多↑↑↑)
范成大以游宦之眼丈量山河,
洛阳牡丹的碧云愁绪与彭州西楼的花影重叠。
金盘照月的盛景在八年宦游后发酵成乡愁的醇酒,
江东风物遂成游子心中永不凋零的江南。
陆游将毕生沧桑揉进一朵残红,
祥云金盘的璀璨往事在农桑野老梦中折射出破碎光晕。
八十载人生如牡丹开谢,
唯有笔锋能刺破时空,
让盛世芳华在诗笺上永恒绽放。
汪元量自嘲为错过花期的谪仙人,
枯干清觞间浮动着洛阳旧梦。
八月秋风撕碎"牡丹乡"的盛名,
却让诗人在残缺中窥见永恒——
真正的繁华不在季节,
而在代代相传的记忆中。
李调元站在历史断层处回望,
孟氏王朝的宫阙已化作牡丹根下的春泥。
当"花州"称谓穿透千年尘埃,
诗人顿悟:
真正的文明传承不在玉砌雕栏,
而在百姓舌尖绽放的牡丹香韵。
黄云鹄与花神的盟约超越时空维度,
丹景山的春色在诗人衣袖残留余香。
这不是寻常的惜别絮语,
而是以诗为契,
将人间过客的惆怅转化为生生不息的轮回诺言。
古代诗人笔下的天彭牡丹,
是繁华与易逝的永恒辩证。
这些诗篇在花瓣开落间镌刻下历史浮沉的褶皱,
让天彭牡丹成为承载集体记忆的文化容器。
而素全大和尚的现代禅诗,
则为牡丹注入空寂澄明的佛性。
当梵钟声穿透月下冷香,
塔影与落花在"无所得"的禅境中共振,
牡丹不再是单纯的审美对象,
而是通向生命本真的精神渡船。
素全和尚以金刚慧眼洞穿色相,
牡丹幻化为宇宙生灭的终极隐喻。
"大幻大滅"的烟花开合间,
照见色身如露如电的本质。
当冻了三月的土裂出惊世芳华,
刹那绚烂恰似《心经》揭谛:
照见五蕴皆空时,
三千世界皆在牡丹开谢的呼吸中坍缩成菩提子。
衲衣染香处,
牡丹盛放成慈悲的具象。
红白花瓣皆是菩萨低眉,
千年轮转的佛性在花蕊中苏醒。
这不是寻常的草木枯荣,
而是修行者用血汗浇灌出的觉悟之花。
九峰鹤影与丹景山客在花开花谢间参透色空。
当龙旂阳阳化作落花三昧,
富贵尊荣终在醉隶笔下显影为空。
紫云散处,
洛神归去的身影恰似镜花水月。
西厢牡丹与春梅的谦让,
暗合佛法无争的至理。
素颜非为逊色,
天彭红艳处自有般若智慧——
真正的美从不争夺春光,
只在因缘具足时绽放本真。
山门深闭处,
国色天香成为修行者的心镜。
满目春光不及闭门观心的澄明,
当外境纷扰化作"不及赏"的尘埃,
真正的牡丹永远绽放在禅者胸中。
天彭牡丹与诗词的碰撞,
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交融。
那些优美的诗句,
为天彭牡丹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而天彭牡丹的娇艳身姿,
又为诗词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
国色牡丹,诗意天彭,
不妨执一卷诗行,携一缕花香,
共赴这座风雅与绚丽交织的奇妙之城!
“听鉴彭州”栏目在喜马拉雅上线啦!
快去喜马拉雅搜索“听鉴彭州”,听见彭州的声音!
本期声音导游
大 卫
媒体人,成都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系,从业近20年,前西藏新闻联播播音员、德阳新闻联播播音员,现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经济资讯服务频道《深夜快递》责任编辑 。
本期《听鉴彭州》由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成都市朗诵艺术家协会
倾情合作推出!
稿件征集:
稿件要求:稿件主题为“彭州人写彭州”。主要内容包括彭州的自然风景、历史人文、经济社会、民风民俗、美好事物等,可以是一个景点、一家好店、一份美食、一个回忆、一条路、一座山……一切有关彭州的美的事物以及在彭州生活的美好感受,都可以写成文字向彭彭砸来!
投稿方式:请在您的稿件后附上个人简介(姓名+年龄+籍贯+联系方式+个人照片)发送到邮箱:2840955915@qq.com。
声音导游征集:
报名条件:只要你喜欢朗读、表述清晰,热爱彭州、热爱生活,愿意传播心中的美好,那就不要犹豫,赶紧来报名吧!
报名方式:请将您的朗读音频(3分钟以内)与个人简历(姓名+职业+联系方式+个人照片),发送到邮箱:2840955915@qq.com。
第243期:
第244期:
第245期:
第246期:
第247期:
第248期:
第249期:
第250期:彭州,你怎么这么好看?!
第251期:
第252期:
免责声明:
★品鉴彭州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仅在品鉴彭州今日头条号转载,其他平台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文中配图支付相应稿费,若不同意使用,请告知删除!
期数:3373期
文字:《彭州历代诗钞》 素全大和尚 胡佑志 刘倩 网络
图片:文紫怡 罗中儒
制图:刘倩
音频:大卫 吴学森
编辑:刘倩 编审:祁文静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杨华 祁文静
首席编辑:刘倩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