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和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特朗普宣称协议将于本月24日敲定。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政治军事舞台上掀起了惊涛骇浪。此前虽有相关细节曝光,核心内容是乌克兰交出50%的矿产资源换取安全保障,但当备忘录真正签署,其背后的复杂博弈和潜在影响才愈发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次美乌双方签订备忘录,意义非凡。它确定了两国工作框架,标志着华盛顿和基辅在战后开发乌克兰矿产及重建方面达成了一定共识。乌克兰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表示,接下来将确认最终协议内容并签署,最后提交两国国会批准。这一系列流程看似有条不紊,但背后却隐藏着无数未知的风险和变数。

在协议签署前,就有消息传出特朗普罕见对乌克兰做出巨大让步,从原来的3000亿美元“债务”降至1000亿,接近泽连斯基所说的900亿。以特朗普一贯的行事风格,突然妥协实在令人费解。毕竟,美方一直将达成“矿产协议”视作收回对乌军援成本的机会,“只收不赚”显然不符合美国政府的作风。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在协议内容或某些条款上,美方必然会狮子大开口,提出苛刻条件。泽连斯基此举,无异于“割肉”喂美国这只老鹰,恐怕难以喂饱。


矿产协议背后的“和平迷雾”

美乌签署矿产协议,表面上看预示着乌克兰冲突逐渐向“和平”靠拢。美国要开发乌克兰资源,总不能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去开发,所以特朗普一定会想方设法劝说各方停火。然而,这看似和平的背后,实则暗流涌动。

近期,《泰晤士报》报道了美国特使凯洛格提出的“停火方案”,其内容令人咋舌。方案参考二战时的“德国模式”,乌东四州归俄罗斯,英法“保护”乌克兰西南地区,基辅当局管理乌克兰中部和北部,并在俄乌两军接触区域建一个宽约30公里的非军事区。凯洛格虽指责《泰晤士报》歪曲他的言论,称不是“分割”乌克兰,而是划分“保护区”,但本质并无区别。美国只是想突出“乌克兰主权完整”这一点,以掩盖其真实意图。

据《凤凰卫视》报道,目前俄罗斯对凯洛格的方案比较满意,莫斯科还向华盛顿提出将敖德萨和赫尔松“划归”俄罗斯控制之下。一旦如此,乌克兰将失去所有出海口,完全沦为一个内陆国并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基辅当局必然难以接受。那么,泽连斯基同意与美国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是否与“分割乌克兰”存在某种关联呢?或许有此可能。泽连斯基可能想通过与特朗普签协议的机会,说服美方更改俄乌和平计划的相关内容。


英法的“维和算盘”与特朗普的“战略转移”

法国和英国似乎对分割乌克兰比较感兴趣,英法牵头的“自愿联盟”正在积极推动派兵维和一事。然而,由于欧盟内部意见不一,派兵计划迟迟没有达成一致,很多国家担心如果美国撒手不管,欧洲军队去乌克兰风险很大。

但特朗普却不管这些,他想要的是尽快与俄罗斯达成协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方不惜让步。《凤凰卫视》报道称,美方承诺一旦达成协议,华盛顿将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北约国家撤军。这些条件诱惑力极大,普京估计又要赢麻了。

美国为什么这样做?这就跟特朗普的战略转移有关了。欧洲已非美国战略优先,印太才是。华盛顿想把乌克兰这个烂摊子交给欧盟和英国,自己则专注于印太。这种战略调整,无疑是对国际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冲击。美国试图通过牺牲乌克兰的利益,换取在印太地区的战略优势,这种做法不仅不道德,而且极有可能引发更大的地区动荡。


俄罗斯的“和平底线”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稍早前,俄罗斯情报部门负责人谢尔盖·纳雷什金提出了俄乌和平方案,核心内容是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放弃获取核武器、承认俄罗斯“新领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方大概率会同意美方提出的“德国模式”,但一些细节需要打磨。

然而,未来的局势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美乌矿产协议能否顺利签署并实施?特朗普能否成功说服各方停火?俄罗斯是否会接受修改后的和平方案?英法等国的派兵维和计划能否实现?这些问题都如同一个个谜团,等待着时间去解开。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