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农耕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谷雨之名,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便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深刻反映。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和《群芳谱》的记载,谷雨三候分别为:前五日浮萍开始生长,后五日布谷鸟鸣叫,最后五日戴胜鸟落在桑树上。浮萍的生长反映了水体环境的适宜,布谷鸟的鸣叫预示着春天的即将结束,戴胜鸟落在桑树上则预示着蚕将生。
俗话讲“上午谷雨春雨多,下午谷雨旱断河”,今年谷雨几点?有啥说法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这段话的含义是:如果谷雨交节时间在上午,那么后续一段时间内雨水会比较充沛;反之,若交节时间在下午,之后则可能出现干旱天气。谷雨节气通常发生在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之间,具体时间依据太阳到达黄经30°而定。
2025年谷雨的具体时间为4月20日凌晨3点55分45秒,这标志着今年将是一个典型的“上午谷雨”。根据传统农谚“上午谷雨春雨多,下午谷雨旱断河”的说法来看,今春的雨水是应该是比较充沛的。
以近十年的数据为例,2016年谷雨交节在上午,长江流域全年降水偏多20%;而2021年谷雨在下午,华北、黄淮遭遇罕见春旱。尽管2025年的谷雨交节时间卡在凌晨,但考虑到其接近“上午谷雨”的临界点,可以推测今年的降雨量总体较为充沛,不过分布可能不均——南方需防涝,北方仍需警惕局部春旱。
在不同地区,关于谷雨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在东北农村,老农们会依据谷雨当日的风向来判断后续的旱涝情况,有 “谷雨南风起,三伏大雨临” 的说法,意思是如果谷雨当天刮南风,那么到了三伏天就会有较多的降雨。
在江浙一带,渔民们则通过观察海上的雾气来预测渔业的丰收情况,俗话讲“谷雨雾浓,鱼虾满舱”,即谷雨时海上雾气浓重,就预示着鱼虾资源丰富,捕鱼会有好收成。
在习俗方面,谷雨对于渔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节,因为谷雨节要祭海。谷雨时春海水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正是下海捕鱼的好时机。为了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会在谷雨这天举行隆重的海祭,祈求诸事顺遂。
在中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祭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
写到最后
“上午谷雨春雨多,下午谷雨旱断河” 这句谚语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现代社会,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天气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气候特征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预测。在一些地区,谷雨前后的降水量也开始变得不稳定,甚至可能出现暴雨或干旱等极端天气,因此大家仅作参考就行了。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